煤基泡沫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my0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磁污染的加剧及现代军事的发展,亟需研究高性能的结构型吸波材料用以满足民用及军事的需求。泡沫炭因独特的三维结构、密度轻、热稳定性高等特点而成为研究热点。煤直接液化工艺是解决石油危机、煤洁净利用的有效技术策略,但煤液化残渣(CLR)的再利用问题影响了煤的利用率和工艺的经济效益。本文工作围绕煤液化残渣相关原料开展,采用模板法制备泡沫炭材料并研究其电磁性能,分别考察炭化温度、金属盐含量及包覆环氧树脂等因素对材料电磁特性及吸波能力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技术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和吸波性能进行分析评价。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CLR的萃取物沥青烯为碳源、聚氨酯泡沫为模板、硝酸镍为金属盐制备由核壳结构的碳包镍纳米颗粒构筑的泡沫炭复合材料。碳包金属纳米颗粒呈球形或准球形,分布均匀,粒径约为50nm。通过调节炭化温度和镍盐含量等调控泡沫炭的电磁参数及吸波能力。当炭化温度为750℃,镍与沥青烯的质量比为10:100时制得的产物Ni10@CF吸波性能最优,当频率为14.3 GHz时,最大衰减为-16dB,有效吸收频宽超过5GHz。对Ni10@CF复合环氧树脂层后,样品的最大吸波损耗提升至-18.8dB,有效吸收带宽超过8GHz。(2)以未经任何化学处理的CLR为碳源采用模板法制备泡沫炭复合材料。泡沫炭较好地保持模板聚氨酯的三维结构,孔泡直径约为400-600 μm。CLR中残留催化剂磁黄铁矿等组分转变为铁系颗粒均匀地分散于炭基体中,粒径约为1-20μm。考察研究炭化温度、镍含量等对泡沫炭结构及性质的影响。样品CF750具有适宜的阻抗匹配及衰减特性,吸波性能良好,有效吸收带宽约为5.8 GHz。通过引入少量的镍颗粒可进一步优化材料的电磁性能。(3)泡沫炭复合材料吸波机制可推测归纳为:泡沫炭的孔泡结构如微波暗室,利于加强电磁波的多重反射及增加传输路径;碳包镍及铁系颗粒等磁性物质提升样品磁损耗的同时,与炭基体形成多重界面,增加界面极化及相应的弛豫损耗;介电炭基体与磁性颗粒之间的协同效应,有利于阻抗匹配及微波吸收。
其他文献
会议
  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基础,厦门大学潘懋元先生提出多学科研究可能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研究方法。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和国际上混合研究的大趋势,高等教育领域内外
会议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意识"与"问题主义"的争辩长期存在,在跨学科成为社会科学研究大趋势的情势下,二者关系应该如何重新理顺并合理性建构,解决根本实质是重回社会科学本体论的
  β-hydroxybutyrate (BHBA) is the major component of ketone bodies in ketosis.Dairy cows with ketosis often undergo oxidative stress.BHBA is related to the i
会议
学位
  9-Oxo-10, 11-dehydroageraphorone (euptox A), a cadenine sesquiterpene, is the main toxin from Eupatorium adenophorum.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
会议
我国原油资源逐渐向着重质化和劣质化的趋势发展,同时,为降低雾霾等恶劣天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保法规和油品排放标准随之越来越严格;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汽油、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