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现状及培养对策个案研究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sunny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各高职学院努力扩大招生规模,在校学生逐年增加。但就“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水平而言,与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办成一流的现代化教育的目标相距甚远,“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本人作为职业教育的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探讨“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理论并在实践中予以验证。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此加以论述: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对问题的提出、研究现状、研究的方案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双师素质”教师的特征。论述了高职院校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对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该院“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四部分从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出发,理清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思路;遵循“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原则;提出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对策。主要有:(1)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认定办法;(2)制定“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规划;(3)制定“双师素质”教师的评价考核标准;(4)制订“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内容;(5)采用多种形式,拓宽“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途径。
其他文献
包括新疆在内的民族地区,私人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不足;社会公众对高“公共性”文化产品的需求大于对私人文化产品的需求。新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
本文结合我校与日本日立公司合作开发的实际项目进行了源代码复杂度度量和质量控制及相关理论的研究。源代码的复杂度度量和质量控制[2]是软件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课程资源具有广泛多样性、具体有限性、潜在价值性、多质性、间接性、客观性等诸多基本特点。依据课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出现的疲软状态,本文专门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进行探讨。该论题主要探讨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内涵的基础上对其实现的重新定位思考,即从价值哲学这
在中国现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与民主党派存在着相互影响的特殊关系,即国共关系影响民主党派的兴起、发展;民主党派影响国共关系的变化。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
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这是因为,中小企业在促进科技进步、增加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小企
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是特指中等职业教育下的学生对于学习所持有的或在其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困扰。中职学生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影响着中职学生的学习和健康,制约着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是关系到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问题。传统的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往往只关注县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国各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教学要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才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