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洛扎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矿产资源的控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uzhaohu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马拉雅造山带是世界上最年轻、最典型的造山带,是由70~50 Ma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汇聚作用产生的。自碰撞以来,喜马拉雅造山带地壳大幅度缩短,进入中新世,在地壳缩短增厚的同时,喜马拉雅造山带还发生了大幅度的伸展拆离运动,两者构成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在藏南地区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碰撞造山还引发了藏南地区锑、锑金、锑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该成矿带已被广泛认为是寻找锑金矿的有利地带。洛扎断裂位于冈底斯—喜马拉雅造山系中的喜马拉雅地块,在区域上与定日—岗巴断裂为同一断裂,是藏南拆离系的重要活动断裂,藏南地区主要的锑金矿床就分布在洛扎断裂附近。本文通过对数条横穿洛扎断裂的线路进行野外地质观测,看到了丰富的构造现象,将洛扎断裂带分为了主脆性断层、韧性断层及分支脆性断层,结合室内分析及前人研究成果,将洛扎断裂的应力演化划分为六期,分别为(1)古近纪NE-SW向挤压,表现为主脆性断层中的逆冲遗迹以及分布在断裂上盘的褶皱冲断带;(2)中新世近南北向拉张,引发淡色花岗岩侵入,韧性断层发生向北流动,并可见变质矿物定向排列;(3)中新世后NE-SW向挤压,中新世花岗岩中发育大量近直立劈理带,侏罗系日当组、陆热组的砂岩、板岩中发育X节理,并充填方解石脉;(4)中新世后NW-SE向挤压,中新世花岗岩体内发育节理及较缓劈理带;(5)中新世后NNW-SSE向挤压,中新世花岗岩体内发育剪节理、逆断层,侏罗系日当组、陆热组的砂岩、板岩中X节理中石英脉替换方解石脉;(6)第四纪近南北向拉张,主脆性断层正断活动,中新世花岗岩体内发育正断系统。通过对洛扎断裂应力演化的研究,再结合区域内矿床的成矿规律,推测洛扎断裂可能为成矿作用提供了容矿空间,并对成矿物质来源有一定影响,为驱动成矿流体循环提供了热能。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以抗冲型粘滞阻尼器为对象,深入研究了阻尼器缸体内活塞直径、粘滞流体粘度、冲击速度对阻尼力的影响,并通过实验分析了高分子弹性小球对粘滞阻尼器冲击条件和振动条件
理想的假肢手除了在外观上与人手近似,还应该在运动功能上满足残疾人日常生活的基本要求。基于以上要求,理想的假肢手系统应该具有外观优美,结构紧凑等要求。但是目前国内外
随着IJSB(、通用串行总线)的问世和发展成熟,传输速度的不断提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其发展。基于【JSB总线的数据采集设备以其诸多不同于传统总线设备的优越性如:热插拔
随着数控技术及装备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嵌入式系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各个领域。由于Windows CE.Net具有实时多任务、模块化及可伸缩性、通信能力强
论文对悬索用悬链线方程加以描述,建立了舱索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采取使驱动力均匀的优化配置策略,实时地求解出在每个点上保证馈源舱应有位姿所需要的悬索张力和索长,实现了基于索长调整的馈源舱开环运动控制。并在静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舱索系统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系统地介绍了相似的一般原理和概念,并将重点放在相似三定理以及导出相似准则的三类方法上。以经典相似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方程分析法和量纲分析法推
地球磁场和重力场的测量广泛用于研究地质构造,尤其是寻找矿产、石油、黄金及其它有经济价值的物质。重力勘探或磁法勘探是常用的方法技术,其优点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面积
论文在风能最大捕获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国际常用的几种风电机组控制策略,定性地比较总结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某6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不同控制策略情况下其发电性能,定量地比较了各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并应用于风力机结构耦合振动模型状态最优控制、风力机液力变矩传动协同仿真控制和小型风力机的性能测试及功率最大跟踪研究。论文围绕风力机功率的最优控制这一主题,首先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和神经网络工
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制造执行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管理思想和工具,逐步成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制造执行系统在离散制造企业中不断推广应用,出现了一些函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有效地改进车间的生产管理模式,如何将车间管理信息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集成,使其成为计划层面和控制层面的桥梁等。论文将并行工程和大批量制造中的JIT思想与离散制造企业的机械加工车间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