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商会颁布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2007年修订版)》(UCP600)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UCP500在使用了13年后逐步退出历史舞台。UCP600的实施,银行对信用证的的审单标准做了较大的变化,并且最近几年,随着银行、保险、运输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使信用证参与者在信用证业务活动中遇到了很多新难题。此外,信用证收费高、流程复杂而且存在欺骗和敲诈,尤其是不符点问题导致约3/4的单据在第一次交单时被拒付,使得信用证使用率大幅下降。信用证项下的单据由于存在不符点在首次交单时遭到开证行拒付,严重影响了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基石的地位,令信用证的可信度大大降低,无法确保国际贸易顺利、自由和公平地进行,信用证结算的安全性遭到动摇,使信用证审单变得复杂,充满危机。信用证活动中,审核单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依据何种标准对单据进行审核是审单中最重要的问题。本文从银行角度出发指出信用证审单标准不一致是信用证产生不符点的主观原因,了解、掌握审单标准,明确单据不符点形成的原因是预防不符点产生的前提与保障。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案例分析、比较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到实践逐一阐述了信用证审单的实质相符标准、镜像标准、严格相符标准、双重标准和理性审单员标准,其中详细介绍了严格相符标准。介于实质相符标准和镜像标准之间的严格相符标准是信用证制度的核心,是其他信用证制度基本原则的基石,没有严格相符标准就没有信用证的商业活力。本文结合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纵向、全面地从出口企业自身、信用证、销售合同、开证行等多个方面分析信用证不符点产生的原因和后果,介绍不符点的预防措施,在信用证出现不符点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如何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变被动为主动,妥善的解决问题,确保安全收汇。这对于企业防范风险、化解危机,安全及时收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