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柔鱼资源与钓捕技术

来源 :上海水产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l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生物学特性来看,将日本早期的调查数据与中国1994-1996 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在同一个月份,胴长没有减小的趋势;从柔鱼的生长特性来看,每月胴长生长可达到30-40mm;从性腺发育程度来看,随着生产月份的增加,性腺的发育程度也越高, 再加上柔鱼是一年生,生长周期短,资源恢迅速.因此,现在普遍认为目前柔鱼资源状况良.柔鱼钓捕的关键技术有中心渔场的确定、集鱼灯系统的应用技术、机钓技术和手钓技术.在中国实际生产中,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间钓捕大型柔鱼,脱钩率居高不下和钓铺水层深是限制钓获效率的关键因素,增大钓线在前导轮处形成的夹角、适当降低转速、采用分段式运转速度、改变卷线力设置,机钓钩采用大号钩,米线用80-100号的粗线,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脱钩率;而水灯以及水上集鱼灯与水下灯二者的配合使用可以在透集柔鱼至更浅水层方面起重要作用.在钓钩颜色方面,认为用绿色和蓝绿色等波长短的颜色钓钩有较高的钓获效率,红色、橙色等波长较长的钓钩获较差.在手钓方面,认为产量与抖动速度、拉线速度、抖动频等有关,得出合适的抖动速度为2.16秒/次,拉线速度为75米/分钟,抖动频率为5次左右.
其他文献
一:温度对2龄太平洋牡蛎2n和3n呼吸与排泄影响比较研究表明,在12~30℃内,2n耗氧率与排氨率大于3n.协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倍性对排氨率影响差异显著;温度对耗氧率影响差异显著
该文以红毛菜为实验材料,首次较系统、深入地对红毛菜壳孢子、丝状体的超微结构;壳孢子的日放散周期、生长,海上栽培和产量以及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同时探讨了红毛菜总
为研究甘露寡糖对幼建鲤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设计,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甘露寡糖主要研究了甘露寡糖对于幼建鲤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吸收
该文通过从吕泗渔场和舟山渔场随机采取样品,取得了小黄鱼体长、体重、纯重、年龄、性比例、生殖力、卵径等数据.参看了大量的小黄鱼的摄食、寿命、群体资源密度指数、群体幼
身处教学一线的中国美术史工作者,往往面临着这样一种两难困境:由于师资力量并不充足,国内多数高校中的中国美术史教师大都既要担负本专业系科内部的教学工作任务,又要兼顾校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自1994年生效后,以各沿海国陆续宣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为标志的新的海洋管理制度正逐渐形成.我国社会议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使得原有的利益格局
该文对三倍体皱纹盘鲍的数项生化成份与同期二倍体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鲍在早期与二倍体相比,在单位重量内的糖原含量、RNA、DNA含量方面无明显差别,三倍体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