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学者彼得·德鲁克教授1987年发表的《从国际贸易到国际投资》一文中提到国际贸易对国际投资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国际投资逐渐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外商直接投资(FDI)不仅使跨国公司避开贸易壁垒,在海外开辟新的市场,也使得东道国企业接触到国际先进技术,进行模仿创新,增强了自身竞争力。但同时,对外贸易依然是经济增长的引擎,FDI与贸易同步增长现象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贸易效应作为FDI效应的一个重要效应越来越引起重视。改革开放后我国才开始引进外资,经历了“以市场换技术”、吸引大型跨国公司进行投资、从追求数量转变为提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山西省作为中部省份的一员,引进外资的时间较晚于其他发展较快的省份,1984年山西省批准成立第一家合资企业,1985年逐渐有外资进入。2015年山西省实际利用FDI金额为28.70亿美元,较1985年增长了约6673倍。1985到2015三十年间山西省出口贸易总额增长了约36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约27倍。可见,研究FDI对山西省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带动山西省经济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引进来”,更大步伐的“走出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学习和借鉴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理论知识与实证方法,首先,利用数据和图表对山西省FDI和出口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出FDI在山西省三大产业之间分布不均衡,投入第一产业的FDI比重最少,第三产业FDI比重逐年上升,第二产业中在制造业上的FDI比重最大,此外FDI来源国比较单一,来自中国香港的资金达50%以上。从山西省出口方面来说,工业制成品和加工贸易出口增加,但大多集中在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耗能耗物的产品出口上。其次,利用单位根检验、Johanson协整检验等计量方法对1990-2015年山西省FDI、出口贸易等相关数据的时间序列进行检验并做回归,结果显示FDI对山西省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升级有显著推动作用,与此同时,FDI对内资企业出口有显著促进作用。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本文就山西省如何有效利用FDI促进出口贸易发展提出了相关参考性建议,一是注重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加强交通运输设施建设,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二是对FDI来源国及流向进行引导,使之与产业政策相结合,同时注重提高外企技术溢出效应;三是提升内资企业吸收FDI的能力,从高校、企业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开展产学研合作,注重R&D投入,培养创新科技人才,加快本省出口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