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心式喷嘴的多组分燃料喷雾燃烧过程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imis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用于超燃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的燃气发生器高效稳定燃烧问题,提出基于离心式喷嘴的多组分燃料喷雾燃烧这一课题,综合运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含水乙醇喷雾燃烧过程中的雾化、蒸发和燃烧子过程分别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探究离心式喷嘴内部流动和雾化性能、多组分液滴蒸发过程及其对环境压力振荡的响应特性等基础性问题,分析含水乙醇燃气发生器喷雾燃烧的特征和规律,提高燃气发生器的燃烧效率和燃烧稳定性。  首先通过透明离心式喷嘴试验,看清证实了离心式喷嘴内部流动的静态表面波结构。分析了入口雷诺数和切向孔布局对等直段内流动形态的影响,发现了旋流室内的气核振荡现象。为开展定量分析,对拍摄的图像进行了光学校正,在此基础上提取了内部流动的液膜厚度和气核直径,并重点关注出口液膜厚度,提出了适用于论文所用喷嘴的出口液膜厚度试验关联式,并研究了出口扩张对出口液膜厚度的影响。  然后通过雾化试验,采用对比分析的思路,研究了切向孔单/双排布局、切向孔数目、切向孔排间距等布局参数对离心式喷嘴流动雾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切向孔布局从单排变为双排时,一次雾化性能变差。“小径多孔”设计较“大径少孔”具有更好的一次雾化性能,提出无量纲排间距的概念,获得了有利于雾化的无量纲排间距值。提出了一种基于喷雾图像的喷嘴出口下游液膜厚度获取方法,并进行了验证。  建立了一个适用于燃烧室环境的多组分液滴蒸发模型,对其气液相输运子模型进行了适用性分析,选出了适用于乙醇-水体系的气液相输运模型。应用该蒸发模型,分别计算分析了乙醇-水双组分液滴在静止的恒定压力环境和存在相对速度环境下的蒸发特性,分析其压力、温度效应和组分浓度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乙醇-水液滴蒸发对压力振荡环境的响应特性,得到了液滴温度、蒸发速率、分离因子和液滴寿命对压力振荡的响应规律,结果有助于分析蒸发子过程与发动机不稳定燃烧的关系。  最后,通过模型发动机试验,对含水乙醇喷雾燃烧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燃烧效率随余氧系数增大呈下降趋势,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含水乙醇燃烧总温较低,液滴蒸发的特征时间较长,不论是增大气相氧化剂流量还是减小液体燃料的流量,均会导致更多的喷雾液滴喷出燃烧室之外,从而使得燃烧效率降低。并分析了含水乙醇-氧气全尺寸燃气发生器的燃烧稳定性,发现其非稳态燃烧主要体现为无序振荡(粗暴燃烧)和有序振荡(低频不稳定燃烧)两种形态。
其他文献
计算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也是学生打好数学学习基础的关键.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更注重对公式的应用而忽略对学生思考能力的锻炼,而素质教育模式下的计算教学更注重对学生思
期刊
姿态参数是靶场目标的重要参数。其俯仰、偏航等信息对于靶场试验的实时安控和事后处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处理靶场光测设备拍摄的目标图像进行目标姿态参数测量是一种重
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是一种新型的高灵敏度质量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和测量精度高达纳克级等优点,在生物、化学分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流
论文分析了当前智能CAD技术、传统CAD技术的应用特长,结合飞机装配工装的设计特点,在提高装配工装设计智能化、自动化这一研究方向上,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并研制
同心共铸中国梦,翰墨丹青迎国庆。4月6日下午,由中国长城将军书画院、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鉴赏中心、《经济》杂志社共同举办的首届“美丽中国”全国名家书画大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从发布会上获悉,首届“美丽中国”全国名家书画大展将于9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会上,组委会主任、中国长城将军书画院院长崔根峰少将介绍了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安排,民政部原副部长陈虹、东方画院院长韩之泳等先后发表了讲话。  
课题采用反向工程方法.以国标GB2428-81《中国成年人头型系列》所提供的成年男性标准头型石膏模型作为原型(prototype),利用三坐标测量机(CMM)技术,进行标准头型的形状数据采
论文从钣金制造业中零件批量小、品种多的实际出发,采用两阶段算法来解决二维不规则零件的排样问题.第一阶段根据每种零件的数量、面积大小、生产周期要求等因素,采用遗传算
本论文分析了石英晶体负载谐振状态下的电参数模型,研究了π网络零相位法在石英晶体负载谐振电阻测试技术中的应用。对影响负载谐振电阻测试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分析基础上
本文针对动态测试过程中有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及处理的特点,提出了利用DSP来设计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本文设计的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把外界模拟信
星载降水测量雷达作为气象预测技术中的核心仪器,直接决定了气象预测的能力和准确度,是我国气象预测领域发展的重点。在星载降水测量雷达研制和生产的过程中,先进的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