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over-Fiber通信系统中光生高频毫米波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h722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adio-over-Fiber(RoF)光载射频通信是一种将光纤通信与毫米波相结合,从而利用光纤代替电缆传输信号的技术。RoF技术用一个中心站分管多个基站,并简化基站器件与功能以节约成本,是未来宽带无线接入的主流方案之一。如何产生高品质的高频毫米波信号是RoF系统的关键,光生毫米波信号其频率高、结构简单,是光载射频通信的关键技术。  本文首先介绍了RoF系统的背景、意义及其主要应用。分析了RoF系统中关键器件—马赫-增德尔(MZ)调制器的基本原理,简单介绍了光生高频毫米波的产生方法。着重分析了用外部调制法产生毫米波的方法,包括单边带、双边带、光载波抑制。  研究了在采用单边带(SSB)调制方式的 RoF系统中,MZ调制器的振幅电压对光生毫米波信号中光载波与边带功率的影响。针对SSB光生毫米波信号中的载波和一阶边带分量的功率相差较大时,RoF系统的接收灵敏度较高的问题,对影响光载波和光边带分量的功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通过选择最佳的振幅电压可以使RoF系统达到最佳的传输效果,给出了最佳调制指数。仿真结果验证了最佳射频调制指数能够使光载波和光边带分量的功率平衡,进而使光纤毫米波系统的光接收灵敏度达到最高,传输距离更远。  分析了MZ调制器实现六倍频光生毫米波的原理,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两个级联的双并联的MZ调制器的新型无光滤波产生12倍频毫米波信号的方法。并对集成MZ调制器的非理想消光比对光边带抑制比和射频杂散抑制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并且在消光比不小于29dB的情况下系统的性能是稳定的。当消光比为30dB由两个双并联的MZ组成的集成MZ调制器产生了高达26.4dB的光载波抑制比和20.3dB射频杂散抑制比毫米波信号。此外,增强MZ调制指数还可进一步改善系统的性能。
其他文献
将人工智能领域的演化算法应用于天线的优化设计中,可以有效提高微带天线设计的效率和性能,是现代天线设计和优化的一个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论文概述了微带
学位
学位
非线性科学如今几乎扩展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孤立子理论是其重要分支之一。孤立子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各类学科,包括固体物理学、光学和生物学等
数字图像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对数字图像的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不同领域也体现了图像信息准确的重要性,比如医学图像,汽车牌照,航拍图片等各方面。图像在生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