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津力达颗粒对高脂喂养SD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5只140-160gSD雄性大鼠予以高脂饲料喂养12周诱导IR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4组:高脂组(HF组)、津力达组、二甲双胍组、津力达及二甲双胍合用组,干预10周,同时设立配对普食组。实验过程中,分别在第4、8、10周行IPGTT实验,测取Omin、60miin、120min血糖并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在第10周时同时测取同步血清胰岛素,计算HOMA-IR、ISI指数;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分别行血清学及病理学检查。血清学: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 (TNF-a)、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血清淀粉样蛋白酶A (SAA)、游离脂肪酸(FFA)。病理学:肝脏HE及油红0染色。[结果]1.糖耐量及血清胰岛素水平方面:与HF组相比,津力达组及合用组在第8、10周IPGTT试验中血糖曲线下面积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0周,津力达组及合用组同步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HOMA-IR明显下降,ISI明显升高,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血脂方面:与HF组相比,津力达组及合用组TG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Tch、LDL-C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3.肝功能方面:与HF组相比,津力达组及合用组均可以显著降低ALT、 AST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BIL、DBIL有降低趋势;4.脂肪细胞因子:与HF组相比,津力达组及合用组均可以显著降低血清IL-6、TNF-a、Leptin水平,同时可升高Adiponectin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AA水平均存在下降趋势;在FFA方面,合用组存在显著下降(P<0.05),津力达组未见下降趋势;5.肝脏HE染色及油红O染色提示HF组肝细胞重度脂肪性病变,津力达组及合用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结论】1.津力达颗粒可以改善IR大鼠糖耐量异常,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表明津力达颗粒可能通过调节糖代谢改善IR,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2.津力达颗粒可以降低IR大鼠脂肪细胞因子TNF-a、IL-6、SAA、Leptin的水平,同时可以增加Adiponectin水平,提示津力达颗粒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促进Adiponectin分泌,进而改善IR;3.津力达颗粒可以降低TG、Tch、LDL-C水平,表明津力达颗粒可能通过改善脂代谢紊乱,进而促进IR的改善;4.津力达颗粒可以明显改善IR大鼠肝功能及肝脏内脂肪变性程度,提示津力达颗粒可以有效减少肝脏脂质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