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气候环境日益恶劣,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扩散是适应气候变化、实现空气治理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促进低碳扩散,补贴是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一种激励措施,且多采用直接补贴的方式。从目前的补贴现状来看,政府主要采用对企业和消费者同时进行补贴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政府补贴促进了低碳扩散,但是补贴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例如,随着低碳扩散比例的增大,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都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专项资金支出压力。同时,对于一个行业而言,其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那么,政府逐步降低补贴力度也是一种必然。与此同时,一些行业的企业通过违规生产和伪造低碳产品销售数量等措施骗取补贴,这种现象说明政府对低碳补贴缺乏监管或监管力度不够。因此,根据低碳扩散中的政府补贴现状,本文研究了低碳扩散中政府补贴及其监管策略的优化问题。首先,本文从主体和环境角度分析了低碳扩散过程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企业、消费者、政府和噪声环境。基于此,建立了考虑政府补贴的、以企业和消费者为主体的确定性演化博弈模型,并将布朗运动与该确定性模型相结合,建立了随机演化博弈模型。通过稳定性分析,得到了政府补贴与低碳扩散关系的三种情形,分别为:政府补贴能使低碳最终扩散至有效状态、政府补贴不能使低碳最终扩散至有效状态以及政府补贴与低碳扩散之间的关系混沌。同时,通过对随机演化博弈模型进行泰勒级数展开,量化了绝对稳定和相对稳定概率下的噪声强度。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上述内容的有效性,且得到了如下结论:(1)当采取低碳策略的企业比例和采取低碳消费的消费者比例都较低时,在不同的噪声强度下,仅仅依靠政府补贴,低碳不能在企业和消费者中成功扩散;(2)随着采取低碳策略的企业比例和采取低碳消费的消费者比例的增大,政府补贴与低碳扩散之间是混沌关系,但是当两者的比例继续增加到一定值时,量变发生质变,政府补贴对低碳扩散发挥显著作用,低碳扩散最终能够以不同的概率实现有效稳定;(3)低碳在企业中的扩散具有滞后性,且消费者对企业实施低碳策略的影响要远大于企业对消费者实施低碳消费的影响;(4)低碳扩散中的不确定性不一定是风险,有时是一种机遇。其次,本文建立了以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为主体的三方博弈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特点,将其转化为不同补贴策略(不补贴、只补贴企业、只补贴消费者和同时给消费者和企业补贴)下的四种演化博弈模型,并对这四种演化博弈模型进行了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其中,静态均衡分析主要是指不同补贴策略下的策略稳定点问题,并得到了不同补贴策略下的混合策略均衡点;动态均衡分析主要是指根据混合策略均衡点,将系统的初始值划分成七种不同的状态,得到了七种初始情形,进而分析了这七种情形下无波动和有波动时,低碳在企业和消费者中的扩散结果。同时,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政府应该如何逐步减少低碳补贴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的补贴递减方式和最优补贴递减方式判定准则,并根据不同补贴对象的补贴递减方式的不同,得到了九种补贴递减方式以及最优补贴递减方式。通过仿真分析,有如下结论:(1)政府可以根据系统的不同初始状态来动态地调整补贴策略;(2)当存在周期性波动时,只要初始状态满足一定条件,即使没有政府补贴,低碳也能成功扩散;(3)对于低碳扩散,通过需求方拉动低碳市场比通过供给方推动低碳市场更有效;(4)对于新能源汽车比亚迪E6而言,政府的最优补贴递减方式是对消费者采取阶段性递减,对企业可以采取线性递减、非线性递减或阶段性递减中的任何一种。然后,本文对政府低碳补贴监管进行了演化博弈分析,建立了以政府和企业为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不同的参数关系分析,得到了四种演化均衡点情形,分别为:(1)企业选择“不骗补”策略,政府选择“不监管”策略;(2)企业选择“不骗补”策略,政府选择“不监管”策略;(3)系统有四个鞍点,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4)企业选择“骗补”策略,政府选择“不监管”策略。对于前两种情形,虽然最终的演化稳定状态相同,但演化过程并不一样。在现实生活中,第三种情形可能是一种常态,而第四种情形几乎不存在。因此,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第三种情形下监管成本、政府不监管的损失以及企业因骗补所造成的潜在损失这三个参数对政府和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仿真验证和分析,结果发现:(1)企业和政府的策略选择会影响彼此的行为预期,进而影响下一周期双方的策略选择;(2)在监管成本减小、政府不监管的损失以及企业因为骗补所造成的潜在损失增大时,有利于低碳扩散。因此,从长期而言,政府应该对低碳补贴实施监管。最后,本文研究了低碳扩散中政府补贴监管策略的优化问题,构建了以政府和企业为主体的、无监管时和有监管时的两种演化博弈模型,并对这两种模型进行了均衡点分析。同时,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政府低碳补贴的最优监管策略问题,给出了三种监管策略,分别为:对所有企业进行随机监管、对给高补贴的企业进行随机监管和对申请高补贴的企业进行随机监管,并在给出的两项优化指标(监管效率和监管稳定性)的基础上,得到了最优监管策略的判定指标。同时,本文构建了小世界网络模型,对上述内容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噪声环境、监管成本、惩罚成本这三个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现:(1)政府的最优监管策略是对申请高补贴的企业进行随机监管,且相应的最优监管概率为0.48,整体最优监管概率为0.24;(2)监管策略的监管效率和收益稳定性不可兼得,但为了使各主体的收益最大化,可以考虑效率优先,兼顾稳定性的原则;(3)噪声环境越大,政府和企业的平均收益越低,收益稳定性越差;监管成本越高,政府和企业的平均收益越低,收益稳定性越差;而惩罚成本的增加并不一定带来收益的增加;当惩罚成本增加大一定程度而再继续增加时,各主体的收益降低后会再升高,收益稳定性则先变差后变好。同时,为了有效遏制企业骗补现象的发生,本文根据信号传递博弈理论中的精炼贝叶斯均衡理论,得到了政府低碳补贴监管的最优边界条件,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条件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本文对“为什么补贴,补贴谁,怎么补贴”以及“为什么监管,监管谁,怎么监管”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为低碳扩散中政府补贴和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政府补贴及其监管策略下的各主体之间的演化机制分析,有助于政府从整体上把握低碳在企业和消费者中的扩散规律,为补贴策略、监管策略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