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发展形式成为区域发展的主流。作为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城市群因人口和产业集聚成为了我国地域空间碳排放最多的地区,而大量的碳排放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巨额经济损失。因此,控制城市群碳排放,推动城市群低碳发展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交通运输行业作为主要的碳排放来源,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低碳化发展的关键领域。作为中国节能减排的关键部门,交通运输业应承担起降低碳排放的重要责任。因此,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群内部城市交通运输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对于城市群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论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围绕以下三个部分展开:首先,以城市为尺度,通过微观排放模型计算了2005-2016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交通(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碳排放量,对比分析了不同交通方式的碳排放时序演变特征;其次,使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技术(ESDA),获取了城市尺度交通碳排放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利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可视化;最后,从城市扩张视角出发,在分析京津冀地区交通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的基础上,分别探讨影响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差异化影响。论文对于识别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制定差异化的碳减排政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