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jsword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cmia-Rcpcrfusion InJury,IRI)是在缺血的基础上恢复血流灌注后,组织器官的损伤反而加重的现象。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措施还相当的有限,各国学者一直在寻求更多有效的治疗药物。红细胞生成素便是其中之一。 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含唾液酸的酸性糖蛋白,是合成红细胞的主要刺激因子,是调节和维持血液中红细胞生理水平的主要激素。目前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用于肾性贫血和肿瘤等其他疾病引起的慢性贫血的治疗。 近年来研究表明红细胞生成素对脑、心肌、视网膜等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也有研究显示红细胞生成素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样具有保护作用。 本实验在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基础上,研究红细胞生成素在缺血前给药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影响,并进行保护机制的探讨。 目的 研究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护机制,并比较多次给药与单次给药保护作用。 材料与方法 雄性SD大鼠52只(Wt:220-270g),分成两个大组,一组为分别在缺血前72h、48h、24h各腹腔给药一次,一组为仅在缺血前30min腹腔给药一次,每个大组内分别设IRI+NS、IRI+EPO、SHAM+NS、SHAM+EPO四组。给药剂量为给药组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3000U/kg,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5ml/kg。IRI组均切除右肾,并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左侧肾动脉45min,在恢复灌注24h后取血和肾组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血尿素氮、肌酐,肾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RT-PCR法检测肾组织Bcl-2、Bax基因mRNA的表达,肾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Paller法肾小管评分。结果A、B组内,与SHAM+NS组(A3或B3)比较,IRI+NS组(A1或B1)和IRI+EPO组(A2或B2)的血尿素氮、肌酐、MDA、Bax、Bcl-2、Palter评分均升高(p<0.05),SOD、Bcl-2/Bax比值降低(p<0.05);与IRI+NS组(A1或B1)比较,IRI+EPO组(A2或B2)血尿素氮、肌酐、MDA、Bax、Bcl-2、Paller评分均降低(p<0.05),SOD、Bcl-2/Bax比值升高(p<0.05);SHAM+NS组(A3或B3)与SHAM+EPO组(A4或B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B组间,IRI+EP03次给药组(B2)的血尿素氮、血肌酐、MDA、Bax、Bel-2、PaUer评分低于IRI单次给药组(A2)(P<0.05),SOD、Bel-2/Bax比值高于IRI+EPO单次给药组(A2)(P<0.05),肾组织形态改变轻于IRI+EPO单次给药组(A2)。 结论 红细胞生成素可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保护作用与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有关。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给药的时间次数有一定关系,缺血再灌注前给药三天的保护作用优于缺血再灌注前单次给药。
其他文献
目的:腹膜间皮细胞是构成腹膜最主要的细胞群体,它在维持腹膜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有效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腹膜结构的完整与功能的稳定是长期维持性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