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市声音形态特征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声音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比较关注城市噪声对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忽视了城市声音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直到1973年,加拿大学者Bruce Davis和Peer Huse在R.Murray Schafet教授的支持下组织了一次横穿加拿大的录音旅行,并以录制的声音素材为基础,在CBC ldeas广播电台开设了“加拿大声景”节目。从此在世界上开始了关于城市声音的科学研究和保护。近几年,我国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城市声音研究有多个方面:如从历史角度研究城市声音的形成与变化,又如从音乐角度研究城市声音的“景观”。本文则主要是从物理与心理角度研究城市声音形态特征。在研究中,对山东省多个典型城市声音进行了广泛调研,找寻其特征声音;利用声学仪器记录和分析了这些特征声音的声压级,声音频谱、背景噪声等客观物理属性;在测试声音现场,进行了大量样本的随机问卷调查,以调查人们对声音的主观感受。在测试结束后,还以播放录音方式,调查人们对所录声音的主观感觉。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探讨了这些特征声音的影响因素。 城市声音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城市的发展历史、经济水平、地理位置、自然景观、风俗习惯等。山东省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本文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临山城市与滨海城市进行研究,还从传统文化角度研究了城市声音形态。山东临山城市声音形态研究分为两部分,一是以济南的千佛山为例,研究由于山而产生的“喊山”这一社会音和“山会”所产生的历史音;二是以济南的黑虎泉为例,研究泉水的自然音和人们在泉边接水行为的社会音。山东滨海城市声音形态研究,以海滨城市青岛为例,研究海水本身的自然音和在海边活动的人们所产生的社会音。在与城市传统文化有关城市声音形态研究中,也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临清的京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和以露天啤酒摊为代表的酒文化。 研究表明,山东城市声音形态具有鲜明特性,这些鲜明特性是构成山东城市特点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查问卷的分析表明,人们对周围多数的城市声音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与人们的生活习性和主观感受密切相关。调查还发现人们对城市声音的喜欢程度,与其声压级水平无关,而是与人们当时所处的环境以及声音的内容有很大关系。调查表明人们对不同的城市声音内容,要求也不同。人们在面对相同的城市声音的时候,在没有视觉冲击的情况下,反应也尽不相同。论文总结了山东省城市声音形态的特点,提出了研究城市声音形态的方法和手段,并呼吁人们作为一种自然和文化遗产来保护城市特征声音。研究对于山东城市规划也有一定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居住区内的环境景观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小环境,其景观的营造直接关系着居民的生活,同时也对城市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拥入城市,我国人口城
休闲、游憩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尺。从国内一些大城市的发展实践来看,休闲游憩空间布置的是否合理对城
随着城市格局的改变、人口膨胀以及现代综合性铁路交通枢纽的发展,许多历史性铁路客运站面临或者已经停运。这些历史性建筑是人类某段历史的缩影,在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上也代表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形势决定了研究乡村地区的重要性。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村庄作为承载农业生产功能的最基层组织,将面临
自1997年我国第一次指明应应主动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续涌现而出。到了2009年的提出的新型卫生体系改革,将发展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基
本文以“院”这种基本的建筑空间类型和组合方式为研究对象,依照从理论研究出发,以实际案例论证,在工程实践中检验的研究架构,探讨院空间单元和院空间系统的特点以及控制院空间系
城市化、工业化快速进程的今天,我国城市旧有的城市空间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空间需求,许多城市都通过建设新城区来拓展城市空间。随着新区的发展,新的城市中心应运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交通的日益发达、信息的广泛传播,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趋同”现象,城市发展也是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越是现代化,人们越应
弄堂工厂在上海工业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对其遗产的再生实践进行研究,探讨弄堂工厂遗产以及类似地段的开发方向、改造策略以及理想的改造方式。 由于专述弄堂工厂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