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问题作为驱动,设计教学方式正日益被数学教师接受,课堂教学也以“设问——讲授知识——解决问题”的程序呈现,但是教师的“问”通常只是一种形式,往往只问不答,几乎是为讲解知识设计的一句“串词”;课堂上问题多且琐碎,未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学生的“学”由于被动而生惰性,学习重心仍然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谈不上更多的体验。为了克服教师教学设计中问题流于形式,学生投入体验不够的情况,作者所在中学的教研组在实践中摸索了“核心问题——活动体验”的教学设计方式,其核心是围绕一节课的知识主线呈现本质的核心问题,整合学习的重要内容,用以贯穿整节课的问题或任务;学生通过活动体验,独立地或合作地解决问题,能够主动地感受、理解,进而投注情感、产生联想,最后领悟知识,并生成意义。本文采用文献查阅、课堂观察、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的方法,从建构主义理论、现代学生观、默会知识理论和数学学科特点出发,探讨“核心问题——活动体验”的教学设计的原理基础,并通过对随堂课、示范课教学实例的解析,研究“核心问题——活动体验”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实际的核心问题教学案例的实施和筛选,从典型案例出发,分析了核心问题的特征及设计,教学中学生的体验以及知识的生成。具体如下:首先,确定核心问题的特点和标准。采用集体听课、个人听课、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日常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教学”开展调查。由于核心问题设计多数有较大的盲目性,形成核心问题教学为突破口所带来的改革日常教学的艰巨性,故研究重点首先为核心问题的特点和标准。第二,确定核心问题教学的涵义,归纳促进学生自我体验的核心问题教学的基本教学环节。通过查阅文献,在对问题教学、体验教学、活动教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核心问题教学的涵义。通过反思,归纳了促进学生自我体验的核心问题教学的基本教学环节为:“问题导向——活动研究——提升内化——运用反馈”。第三,结合作者涵盖初中数学几何、函数的四个校级、区级的示范课教学实例:“平面直角的坐标系下,建立二次函数模型,解决最值问题”、“平行四边形”、“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找寻任意的三角形变化中有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对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实施环节,学生体验,活动方式,知识形成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教学实践开展的教学成效评价、学生教学结果的测评等开展了数据探究和分析。最后,着重分析核心问题教学的依据的知识更灵活,学生思维发展到更高的层次,学生或独立或合作的活动,自主参与学习,特别说明了核心问题教学在课堂实践实施中,还有很多综合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