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试行)的实施与建议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bianla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是针对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制定出的指导规范,在组织管理、现代先进技术运用、研究成果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有所创新。本论文根据试点县(合浦)实施该技术规范的情况,首次将“规范”与实施情况相结合,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对“规范”进行分析,旨在验证该“规范”的科学性、可行性,同时,指出“规范”尚有待改进之处,为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积累经验,为不断完善“规范”提供依据,推进普查工作科学高效进行。  目的:  根据试点县(合浦)普查工作实施情况,系统地分析“规范”的科学性、可行性及不足之处,针对该“规范”实施中有待改进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不断完善该“规范”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  ①运用文献法、多学科综合法等,综合中医学、中药学、现代信息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深入研究“规范”中组织管理模式、调查方法选择、科学技术运用、人才培养模式及普查成果体系形式等方面内容;  ②运用实例研究法,依据试点县(合浦)普查实施的情况,评价该“规范”科学性、可行性,同时总结普查实施中的问题和该“规范”实施的不足之处,提出修订改进的建议。  结果:  ①通过对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进行系统研究,认为该“规范”具有科学性、可行性;  ②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规范”有待改进的问题。如野外调查样地不可达、未知品种鉴定工作有待加强以及内业整理缺乏指导等。  结论:  “规范”对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组织管理、调查方法、调查指标、调查技术等方面为普查工作提供了依据,具有科学性、可行性。通过该规范的使用,不但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提供了技术规范,也对我国中药资源调查和普查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深远的影响,但是在普查工作对接及试点县技术规范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地理差异、季节、气候、人文因素等影响因素,导致“规范”在实施时存在着调查样地不可到达或没有调查意义等脱离实际的问题,有待进一步修订完善。
其他文献
雪亮工程建设背景rn“雪亮工程”,即公共安全视频管理建设联网应用.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
期刊
陶瓷艺术  电话:15307988890  余小林 1963年出生,江西进贤人,生在陶瓷世家。自幼爱学画,受父亲熏陶,走向了陶瓷艺术之路,于1981年入景德镇市艺术瓷厂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涂序生为师。学习陶瓷粉彩艺术,从事粉彩人物、山水、花鸟,创作30余年。现为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粉彩瓷画研究所主任、水陶斋画院总监,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级展览并获奖。如作品《四季平安》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