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针翅导热入手,在分析针翅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机理的基础上,得出了针翅效率的计算公式及针翅效率和参数的曲线。推导了针翅式换热器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通过与光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公式的对比分析,为下一步针翅结构的优化研究确定了四个主要几何因素。分别为针翅长度、针翅纵向间距、针翅直径和针翅数目。以单位传热量下,所需要的针翅体积及换热器体积之和为目标函数,以这四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作为约束条件,对影响针翅式换热器的几何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惩罚函数法和鲍威尔法计算,得到了优化结果。在分析针翅式换热器流动特性和阻力的基础上,分别以热水(冷水)和柴油为传热介质利用正交设计进行了针翅管试验,在综合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得到了其传热性能曲线,并且利用修正威尔逊法和量纲理论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传热和压降的关联式。通过计算表明,优化设计结果和正交实验结果的最优方案基本一致,并进行了误差分析。通过对正交设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4个因素之间的灵敏度差异,其中针翅纵向间距是最为敏感的。从理论上得出了下一步强化传热的发展趋势:改变纵向间距或改变针翅间的倾斜角度,能更好的达到针翅管强化传热和紧凑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