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oving Flexibility and Control Quality of Renewable-Energy-Based Grid-Connected Inverter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面临着传统石油能源存量日益减少和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气温变暖的双重问题。近年来,基于分布式发电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电力市场的逐渐自由化、电力电子半导体技术的日趋成熟和现代控制技术的进步,使得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分布式能源在并网时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谐波失真、热备用等。这些问题在微网系统中尤其明显。  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参与和非线性负荷的增加,电网电能质量受到的影响增大,主要体现在:频率振荡、电压波动和谐波电流增加等。目前已有的技术虽然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但其缺乏灵活性,操作复杂。当系统参数由于环境温度、工作时间、设备质量等因素而变化时,系统的输出性能和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更智能、更灵活的控制策略,既能够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又能够提高电能治理的能力。针对三相并网逆变器,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逆变器及其控制策略,具体工作和创新点如下:  (1)从三相并网逆变器结构出发,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逆变系统(Multi-functionConverter,MFC),可以自动或手动进行灵活的运行模式切换。当电网谐波很大时,MFC运行在谐波抑制模式(Harmonic-Suppression,HAS),消除负载谐波电流;当电网谐波很小时,MFC运行在功率注入模式(Power-Injection,POI),逆变器向电网输送光伏板发出的最大功率。在MFC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李雅普诺夫函数,得出控制开关的状态函数。由MFC根轨迹分析得出,系统极点均在左半平面,系统始终保持稳定。相比传统的分布式逆变器,MFC更加灵活。此外,利用SOGI-PLL和SDFT技术,使得MFC的控制策略更加精确,相应更加迅速。相比于传统的逆变器控制方案,MCF可以同时做到减少谐波电流和向电网输送最大功率。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在(1)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当系统参数变化时的MFC控制方法。并网逆变器在运行时,由于环境因素、运行时间、硬件差异等原因,通常系统参数不能精确地确定,因此电能质量、系统输出和系统稳定性常常不能满足要求。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高度依赖于系统参数。本文设计了基于李雅普诺夫(Lyapunov)函数的控制系统,并根据李雅普诺夫技术和最优值算法确定了控制量的最优值,使得无论系统参数固定还是变化,MFC都能够精确而有效地运行。此外,为解决采用傅里叶变换而引起的相位差过大的问题,负荷电流计算采用滑膜离散傅里叶变换(SlidingDiscreteFourierTransform,SDFT)来保证基波和谐波电流的精确测量和预测。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动态响应快,电流信号跟踪的稳态误差小。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当参数变化时,通过本文算法得到的最优控制值,系统鲁棒性强,能够提高电网(微电网)的电能质量。  (3)在现有的并网逆变器LCL滤波器控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控制建立在αβ坐标系下。当三相并网逆变器采用LCL滤波器时,考虑控制参数和系统参数变化,分析了不同参数和不同控制算法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参数。通过系统根轨迹分析,在劳斯判据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参数最优化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都验证了所得出的最优化控制参数值能够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仿真的基础上,建立了的DSP实现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运行性能优良。
其他文献
随着高速铁路技术在我国的迅速发展,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的消化吸收是我国铁路建设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高速铁路动车的辅助供电系统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像传统机车那样担
期刊
目的:用β-淀粉样肽(Aβ)和冈田酸(OA)经大鼠侧脑室注射和处理体外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来研究 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对 M1毒蕈碱样乙酰胆碱能受体(M1AChR)表达的
期刊
具有最适生长温度高、生长速率快、具有遗传操作简单及易于工业化生产等特点的多形汉逊酵母被认为是外源蛋白表达的理想宿主。为建立汉逊酵母表达系统技术平台,提高外源基因在
I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口服其自身抗原可以作为治疗I型糖尿病的一种途径。为探索人胰岛素基因在乳酸菌中的表达及其用作口服疫苗的可行性,本研究将人胰岛素基因的密码子
期刊
期刊
非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 ICPT)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电能传输技术,通过空间磁场耦合原理来传输电能。与传统电能传输技术不同,ICPT技术可以在有电气隔离且电源和负载没有直接接触的情况下传输电能,具有维护费用低、可靠性高,可以在易燃易爆环境下运行等优点。这项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数码设备、家电的无线供电、人体植入式医疗设备和电动汽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