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文化建设研究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文化发展,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生动而壮观的历史文化现象。在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的前提下,边区文化建设充分展现了人们文化自为、自信的风貌。复杂的自然条件、新经济生活环境与和平民主的社会环境是孕育边区文化特色的基础,奠定了边区文化建设的平台。边区文化建设的内蕴度、生命力及局限性也首先植根于此文化生态。特殊环境下,边区存在过文化封闭思想和行为。党和边区政府与之进行了有效的斗争。在边区文化发展的曲折历程中,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大厦”框架构建过程里,边区文化建设群体呈现了多元化,比较充分地发挥了知识分子和民众的文化主体意识,形成了文化沟通的良好氛围。在政治、军事风云变幻的岁月,边区文化建设仍带有那个时代的影子和局限。边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自为的文化、自信的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我们须继续保持边区文化自为、自信的优良传统,加强人们之间的文化亲和关系,努力实现文化创新群体的多元化。
其他文献
构件技术是目前软件开发的主流技术,CORBA构件模型是具有代表性的构件模型之一,分布式多层应用系统已成为目前重要的系统结构.文章讨论了基于CORBA构件模型和分布式多层体系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关于“三民主义”的论战在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场论战缘起于国共两党对“三民主义”认识的差异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在抗战纲领上的分歧
传统学习存在三大顽症:学习脱离实际,职工没有学习动力;学习形式枯燥单一,职工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与实践割裂,职工学习成果没有运用到实践中。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见到实效,就必须把学
目的 探讨以校园民俗艺术旋律训练作为一种特殊校园健身方式,对大学生13项生理生化和心理情绪指标的综合影响效应。方法 将80名大学生分为民俗艺术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在3个
首先分析了PVM消息传递的通信机制以及影响其通信效率的原因,然后介绍了一种基于主动消息技术的通信系统GAMMA.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PVM程序迁移到GAMMA的方法.
编者按:2013年4月19日,在新一届党组领导班子第一次会议上,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周吉平提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合作、人才强企、管理提升四大举措,推进资源、市场、国
《民立报》存在时间虽短,但却是20世纪初宣传民主革命最为有力的报纸之一,是当时时局动荡的一个缩影,因而很有研究价值和意义。但目前学术界对该报的研究力度不够,且主要限于
御史制度是传统中国监察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制衡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官吏的廉洁尽职和政治秩序的稳定,但无可否认,作为清代监察机关的都察院,其
晚清时期,在外来西方势力和国内农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下,晚清社会不仅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受到严重挑战,而且作为统治意识形态的中国封建传统伦理文化的地位也受到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