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戊乙奎醚对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作用实验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kfc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取油酸法诱导大鼠形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模型。盐酸戊乙奎醚早期干预治疗后探讨其是否能减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水肿,缓解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对肺的打击,从而探讨其治疗ARDS的机制。方法:1.将30只雄性体重在200-250g的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水合氯醛按1.0g/kg进行腹腔麻醉后逐层组织分离股静脉、股动脉,行股静脉置管,正常组经股静脉注入1.1ml/kg的生理盐水。模型组用同样方法先后匀速注射0.1ml/kg的油酸及1.0ml/kg的生理盐水。治疗组在成功建立大鼠ARDS模型后,将lmg/kg盐酸戊乙奎醚缓慢注入股静脉。2.3h后股动脉采血,分别检测TNF-α、IL-6含量。3.抽血完毕后断颈处死SD大鼠,取出肺组织观察其肺组织的外观变化。结扎分离左肺测其湿重,在将其完全脱水、烘干后称量干重,计算湿/干比值,其余肺叶制备光镜标本、电镜标本及检测SOD活性、MDA含量及MPO活性。结果:1.生化指标及W/D:模型组的W/D、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及肺组织中MDA含量、MPO活性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肺组织匀浆液中SOD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后W/D、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及肺组织中MDA含量、MPO活性明显下降,肺组织中SOD明显升高,与模型组之间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HE染色光学显微镜形态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可见肺泡腔内见大量渗出性液,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肺泡间隔明显增宽、水肿;盐酸戊乙奎醚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上述病变减轻,肺组织坏死减轻;正常组无此现象。3.电子显微镜形态学观察结果模型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板层小体变性、局部破坏及排空现象明显,可见大小不等的空泡。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病变减轻,正常组无此病理变化。4.各指标相关性分析血液中TNF-α、IL-6及肺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MPO的活性与肺湿干重比值存在相关性。MDA对W/D的影响性最大。治疗组肺组织中MPO活性与血液中TNF-α、IL-6及肺组织MDA含量呈正相关,与SOD活性呈负相关。结论1.ARDS血清中TNF-α、IL-6,肺组织MDA、SOD、MPO可反应肺组织损伤程度,MDA的影响性最大。2.血清中TNF-α、IL-6、肺组织MDA与肺组织MPO活性呈正相关,提示TNF-α、IL-6、MDA促使MPO生成,肺组织SOD与肺组织MPO活性呈负相关,提示SOD可能使MPO生成减少或促进灭活。3.盐酸戊乙奎醚能有效抑制炎症介质、清除氧自由基,有利于减轻肺水肿及肺组织损伤的程度。4.盐酸戊乙奎醚对ARDS有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大学英语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讲解,更应注重学生商务文化理念和财经外语能力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应树立商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商务知识与
<正>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去外企工作已经成了时尚。准白领们如何战胜进入外企工作的"拦路虎"——面试,便成了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做好面试前的准备赫敦咨询顾问张岚建
期刊
【研究目的】肌萎缩是脓毒症患者远期和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脓毒症导致肌纤维蛋白分解加速是肌萎缩发生的重要原因。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活性升高,促炎细胞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与非冠心病(NCHD)患者的GDF-15血清水平及基因多态位点+2438C/G:rs1058587基因多态性,探讨GDF-15血清水平是否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并探讨GDF-
目的:观察双芍护睛散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用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用双芍护睛散颗粒剂口服,疗程30天。结果:总
课程模式的变革是对整个英国教育系统的调整、重构与选择,使其更适切与更完善。英国课程改革具有明显的历史性起源、时代性依据与发展性特征。把握英国课程改革的脉络为我国
这是台湾921地震(1999年)后重建民间捐助的代表性案例,坐落在日月潭南边高山偏远地区,建筑师以布农族"家屋"的转化来重建这一村落学习"机构",以"大房子"意象作为基本的建构形
【背景】肝功能衰竭(Liver failure)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肝脏解毒、合成、排泄、生物转化等功能障碍,病死率在60%以上。亚太地区以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
委婉语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文化现象。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和社会具有不同的忌讳,我们必须学会使用委婉语以避免交际中的尴尬或不愉快。委婉语有其特殊的产生背景。英语委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