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昌的实践看土地整理运作模式创新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整理能有效增加耕地,在适度满足城市化、工业化对土地需求的同时,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行土地整理是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和提升耕地品质,实现粮食增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的重大战略性举措。但是,由于缺乏对土地整理运作模式的研究,目前国家尚未拿出一个可以规范全国土地整理运作的统一模式,以致各地的土地整理运作模式繁杂,并引发了一些弊端,如:缺乏统一规划,资金零星分散,实施各自为政,时有重复建设等等。加强对土地整理模式的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土地整理的相关理论,还有利于解决土地整理工作中诸多实际问题,提高土地整理的整体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国外土地整理运作模式的研读、比较,和对我国现有土地整理相关制度梳理、归纳,以及对来自平昌县土地整理实际工作的深入思考,结合对国土系统土地整理诸多模式的考察分析,进而归纳和提炼出了循序渐进的政府主导型、资金捆绑型和规划导向型三种土地整理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是即用模式,不需要大的政策改变,只需要政府协调统筹,可以立即采用。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实用范围广,运用有保障;缺点是缺乏统一规划指导,容易导致重复整理,在政府与农民之间容易产生矛盾,缺乏有效监督,容易产生寻租现象。资金捆绑模式,是过度型模式,是政府主导型走到规划导向型模式必须经历的模式,也是为规划导向型模式探索路子,积累经验的过程。这种模式的重点,将改变原来的条块分割关系,打破原有的部门利益格局,力求使资金集中成块使用,发挥土地整理资金最大效益。规划导向型模式,虽然需要国家调整相应的体制机制,启动相关法律,会花相当长一段时间,但这种模式是比其它两种模式有更多的优点,是理想模式。该模式是通过国家出台《土地整理法》,明确规定土地整理的概念、目的、任务、方法、组织机构及职能、土地整理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土地整理经费来源及使用、土地权属调整以及土地整理成果验收等内容。土地整理全过程,都按照法律规定去做。这种模式有法可依,规范有序,监督有力。
其他文献
2010年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国培计划"在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用,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国培计划"。从实效上来看,"国培
以Christopher N.Prescott编写并由新加坡权威的联邦政府出版社(Federal Publications)在2000年出版的O Level化学教材为蓝本,在介绍化学教材内容及栏目设置的基础上,对其设
改革开放之后,辽宁省丹东市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农”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尤为突出。农业是
1998年中国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此次自然灾害成为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诱因,再加上充足的粮食储备,最终使国家下定决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此工程是
用中国思维方式提炼阐述中国思想$$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韩震$$首先,完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对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
报纸
作为典型中部农业大省,湖北省在农业方面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结构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粮、棉、畜牧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位于全国前列,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很大
农民培训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推动作用毋庸置疑。农民教育培训对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推动农业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突
农地制度对农业的发展、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及行业效率、农村的政治稳定有显著的影响。制度具有效率性和阶段性,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