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持续升温的跨境购物成为一个突出的公共议题,尤其是在国内消费不足的情形下,境外高消费引发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持续关注。在本文中,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了消费制度、消费空间和消费文化的解释路径,建立起本文的分析框架,并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分别从制度层面和个体层面出发,探索了跨境购物兴起与迅速发展背后的制约与促成因素,以及在消费全球化的情境之下,国内消费者的实践逻辑和消费需求的变革。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伴随着国内出境游政策的放宽和网络购物平台的兴盛,跨境购物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人,成为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活动。而在跨境购物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国家的制度环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奉行的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发展策略,导致了国内生产同国人消费需求的错位。而与此同时,在我国市场转型的过程中,社会信任的缺失所引起的诸多消费安全事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由此,制度因素通过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合力,无形之中将国内有需求的消费者推向境外市场。鉴于这一制度环境,本文继而又对当前跨境购物过程中的消费者实践活动进行了考察。分别从精于计算的消费者、规避风险的消费选择和购物经验的共享三个方面综合论述。文章指出,在消费全球化的情境之下,国人的消费选择已从单纯的接受制度约束的阶段过渡到自主选择的阶段,利用境内外消费环境的差异,消费者在规避了国内制度环境所带来的高价差、高风险的消费成本之时,也开辟了消费全球化情境下的自由选择之路。在针对消费者体验的考察过程中,本文还发现,伴随着跨境购物模式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原本以奢侈为主的境外消费需求也开始发生转变,消费者不在单纯的追求内外商品的价格差异,而转向这一购物过程所带来的乐趣和浪漫化的消费体验,与此同时,国人的消费品位也经历着从将就到讲究、从大众到小众、从奢侈到舒适的变革。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我们发现,跨境购物所体现出来的在国内市场环境中消费者未曾得到满足的消费欲求通常已不再是那些物的使用价值所能满足的,而是一种抽象的文明。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对于跨境购物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不应仅仅局限于表面上国人爆买的疯狂,而应深入其背后,探索在消费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内的制度环境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在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之下,面对如何应对国内居民的消费升级、挽回流失海外的巨大消费力等问题时,更应注重消费者自身的实践逻辑和消费体验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