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下收缩城市的空间形态调整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love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许多城市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一味寻求城市增长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日益变化的新时代城市,越来越多的城市在积极寻求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收缩城市的日益普遍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而利用好收缩现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为城市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在未来不可避免的局部人口收缩格局下,部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城市收缩与复兴对城市和区域的空间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将产生决定性影响。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收缩城市的规划应对理念与之不谋而合。在追求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和空间优化的共同目标之下,本文基于收缩城市研究中的空间形态调整规律分析,探讨其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之下的应用策略。首先,本研究从区域和城市两个层面对现有人口收缩的空间模式进行概括,总结了区域与城市在收缩-复兴过程中的形态演化规律,并归纳区域衰退、中心区衰退、次中心衰退、居住用地空置、产业用地弃置五种形态类型特征。其次,本文对已见成效的城市复兴案例进行分析,分别对区域复兴、中心区复兴、次中心复兴、居住用地调整和工业再利用的策略进行归纳。其中,区域复兴体现空间发展模式的整体调整,中心区复兴采取由文化主导和商业主导的复兴策略,次中心复兴则通过机构设施引导复兴,居住用地调整依据不同的尺度选择社区规划或适应性城市设计,工业再利用可进行片区性更新或工业复兴。再次,通过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框架,将收缩城市的空间形态调整策略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结构优化相匹配,探索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收缩城市发展的新模式。通过梳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研究提出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到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再到详细规划层层递进,全方面为收缩城市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支撑。第一,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层面要明确收缩型城市引导方向与机制,以高质量发展要求重点地区盘活存量用地提高用地效率,并指导下一层级规划制定。第二,在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层面,通过弹性控制开发边界确定城市中心城区的规模,保障用地集约高效,引导不同收缩区域进行形态调整,利用收缩期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第三,在详细规划层面利用城市设计等路径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规划设计。最后,选取湖南省冷水江市和邵东市的收缩地区应用空间形态调整策略,分别对冷水江中心城区提出规模调整战略,对冷水江市锡矿山提出更新改造策略,对邵东市中心区工业品市场进行城市设计,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下收缩城市的空间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和实例借鉴。
其他文献
近些年,随着硬件能力的提升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车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捧,它被认为是未来车辆技术的终极形态和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吸引各国政府、科技公司、科研机构以及传统车企不遗余力地投入其中。在此背景下,自动驾驶车辆的一些关键技术仍然需要科技人员作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比如在与其他道路使用者交互的过程中,若能使自动驾驶车辆像人类驾驶员一样快速、准确地理解并预测其他道路使用者的驾驶意图
学位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超高的耐久性能,在桥梁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其自身力学性能的特点,使得UHPC构件抗弯承载力计算理论以及裂缝宽度计算理论与普通混凝土构件截然不同。然而国内外对UHPC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及裂缝宽度计算研究不足,对裂缝宽度扩展规律的影响因素缺乏分析,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因此,本文共制作了10根UHPC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分析钢纤维体积含量和截
学位
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前纵梁对乘员起着极为重要的保护作用,金属薄壁结构由于其轻质且优良的吸能特性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汽车前纵梁,其中薄壁填充结构具有更优异的吸能表现,而且点阵结构具有低密度高能量吸收的特性,为了提升吸能结构的轴向压溃性能,本文将点阵结构填充于薄壁结构,提出一种薄壁点阵填充结构(lattice-structure filled thin-walled tube,LFT);然而对于较复杂
学位
不少研究证实城市的交通与土地开发强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协同考虑。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中,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阶段,有关部门要求制定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也会对建设项目地块周围的交通影响进行评估,但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却对交通方面相关专项规划内容考虑不足,交通规划大多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的附属,很难直接参与到方案制定过程之中。控规阶段交通规划内容的不足,
学位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和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发战略”的引导下,湖南武陵山片区经济活动的强度和密度都在不断增加,同时存在大量无序与低效的开发活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矛盾日渐凸显。目前,土地利用转型是理解人地关系紧张、生态功能衰退等问题的重要研究领域,但鲜有研究从显性和隐性视角综合分析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基于此,本研究以湖南武陵山片区42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空间
学位
全球经济迅猛发展,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人类健康受到了极大威胁,导致人体许多神经性疾病发病率增高。多巴胺(DA)是一种与神经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氏病)息息相关的神经递质,可调节人体的情绪和认知,它是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重要儿茶酚胺之一。另外,DA还是一种常见的环境监测的模型分析物。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高选择性,灵敏,简单和经济高效的分析DA的方法,为医学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相
学位
历史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特殊性使得保护工程的成本相对高昂,资源消耗也相对更多。2007年至今,奥地利、德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大陆国家在欧盟基金的支持下,对历史建筑进行了将近15年的节能改造实践与研究,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方法。目前,我国在节能改造方面有了很多的探索,但关于历史建筑节能的研究多是针对个案的探讨,缺少系统性研究。在国外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开展我国历史建筑节能研究是有效途径之一,而
学位
村庄规划的有效实施直接关系着乡村振兴的成效和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但已有研究表明我国村庄规划实施普遍面临困境。在此背景下,为了解村庄规划实施效果概况,探究村庄规划实施效果影响因素,本文以宁乡市鹊山村为例,通过构建村庄规划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对其村庄规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及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其村庄规划实施效果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期望对村庄规划实施效果提升有所裨益。论文首先明确了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阐明
学位
气候变化下南方多雨地区暴雨洪涝灾害加剧,严重威胁了城市流域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生态雨洪调节功能下降、人类社会减灾需求上升,生态系统雨洪调节服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加之工程措施应对超设计重现期降雨能力有限,导致暴雨洪涝安全问题难以得到缓解。随着国内外城市雨洪管理实践向生态化转型,引入蓝绿空间的雨洪调节功能极大地弥补了传统防洪排涝工程的局限性。因此,以生态系统雨洪调节服务为切入点,
学位
湘西州传统村落留存数量多、历史价值高,是湖南省乃至我国一笔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其却面临着急剧解体的危机。而在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的支撑下,以文化遗产为视角的传统村落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可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及发展提供新思路。本研究基于人类聚居学、乡村地理学以及地理空间认知学等理论,以湘西州172个传统村落为样本,收集与其相关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数据,采用Arc GIS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