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抗静电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ywby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轻质石油产品的主要成分是烃类化合物,均是电的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极易产生和积累静电,带来安全隐患,解决该类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燃料中加入适量的抗静电添加剂。本论文合成了聚砜和聚胺两种无灰型油品抗静电剂,并对合成产品的抗静电效果进行了研究。以长链的α-烯烃和SO2为原料制备聚砜型油品抗静电剂,研究了引发剂的种类、原料配比、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产品收率及其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三聚乙醛和过氧化氢为该反应的引发剂,以苯或甲苯为溶剂,以十二硫醇为分子量调节剂,烯烃与三聚乙醛物质的量比为20:9,三聚乙醛与过氧化氢物质的量比为20:1,烯烃与十二硫醇物质的量比为400:1,烯烃与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比为1:4,在常温下反应9~15h,烯烃可完全转化为产物。通过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仪对合成产品的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聚砜官能团伸缩振动产生的吸收峰明显,元素组成与理论值接近。以环氧氯丙烷和十八胺为原料合成聚胺型油品抗静电剂,并通过高氯酸非水滴定法对反应中间产物及产物进行了总胺及叔胺的检测。结果表明,环氧氯丙烷和十八胺物质的量比为2:1,以二甲苯和异丙醇为溶剂,分两次添加十八胺,将混合物加热到50℃~60℃后加入十八胺,反应4h,再加入剩余的十八胺,升温至80℃反应4h后分两次加入与十八胺等量的氢氧化钠,反应各为12h。通过高氯酸非水滴定法和酸量法检测反应中间体的叔胺及铵盐的含量,对反应历程进行了探讨,反应结束后原料的转化率可达97%以上。所合成的聚砜与聚胺复配使用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效果。当聚砜与聚胺的质量比为1:1,加入量为2mg·L-1时,成品柴油电导率可上升239ps·m-1,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效果,并且添加抗静电剂后柴油的电导率随着存储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储存7天,柴油电导率增幅可达664 ps·m-1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对离子液体、固体酸及离子液体与固体酸复合的催化剂在汽油中的脱硫降烯烃反应性能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微波法合成得到了[BMIm]Br、[BMIm]SbF6等烷基咪唑离子液体,并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临海市羊岩茶场通过产品创新、意识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知识创新和观念创新等措施建设创新型茶企业经验。
目的 :分析阿仑膦酸钠(福善美)是否能够改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密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R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60
对新时期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思政教育基础投入缺乏、思政教育与实际有脱离以及思政教育的方式欠妥当的发展制约问题,并提出新时期女大学
综合地质、录井、测井及地震解释等资料,对红河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主要油气输导体系(包括输导层及断裂)进行研究,分析油气输导体系发育特征及其在油气成藏关键时期的控制作用。利用盆地模拟方法,恢复研究区油气成藏关键时期的古动力,结果表明,在延长组长8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处于超压系统,且超压是油气运移的主要古动力。在延长组油气输导机制及油气运聚规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在超压系统内长8段油气输导体系是由有效输导断裂
信息时代的发展为网络的发展创造了充裕的空间条件,网络属于大学生生活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并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与心理成长。所以,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
<正> 中药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中药在防病、治病,以及滋补、强内等方面有很强的效力。在回归自然的潮流中,人们更加推崇它。因此,近年来,中药品种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使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从本质上看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而事实上,农业转移人口在享受公共福利方面与城市居民有着巨大的差别。现有体制下,地方政府作为提
本论文以研究西部弱还原性煤热解性质为目标,主要研究了热解终温和升温速率对西部弱还原性煤在氮气和氢气气氛下的热解性质的影响。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在热重分析仪上
纪录片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相册。记录当下影像,传承时代特点是纪录片的历史使命。社会现实题材类纪录片《三姐妹的故事》历时16年,记录了一个大家庭里三姐妹的人生故事,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