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毫米波图像运动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iming9583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源毫米波成像系统可以探测场景物体辐射的毫米波段的能量,根据辐射能量的不同来进行成像。毫米波的频谱分布介于红外与微波之间,它能够穿透雨雾,烟尘,衣物等进行传播,因此相对于光学与红外图像,毫米波图像在物体的检测与跟踪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对场景目标的检测跟踪可以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另外也可以实现对隐匿违禁物品的检测与跟踪;其次,无源毫米波成像系统是一种被动系统,它不需要主动发射电磁波,具有很好的隐蔽性和低辐射性。所以无源毫米波成像技术无论是在军事还是民用领域都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近年来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被广泛用于各种光学和红外成像系统中,但是基于无源毫米图像的目标检测跟踪技术方面的研究较少。由于成像技术与体制的原因,毫米波图像通常分辨率较低,目标与背景的区分度较弱,目标可提取的特征较少,因此传统的目标跟踪方法不能直接用于毫米波图像目标跟踪。本文主要研究了毫米波图像的成像理论与图像特点,针对毫米波图像的特征,对经典的目标跟踪算法进行研究与改进,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1.针对毫米波图像的特点,研究了目标的加权灰度特征直方图和梯度方向直方图分布,利用融合的灰度和梯度特征对目标进行建模,仿真结果显示融合特征对目标的描述更加的全面。2.研究了均值漂移算法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利用融合特征对目标进行建模,分别对光学图像和毫米波图像做了仿真,结果显示算法具有比较好的实时性与准确性。3.研究了粒子滤波理论,将粒子滤波算法应用于毫米波图像目标跟踪,由于算法实时性的考虑,在较少量粒子的情况下,跟踪算法的鲁棒性很差,文中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改进的免疫优化粒子滤波跟踪算法,仿真结果显示在不显著增加运算量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算法的抗干扰性。4.对多目标跟踪理论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码本模型减背景技术以及数据关联算法,综合考虑跟踪算法的实时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改进的基于检测的最近邻粒子滤波跟踪算法,分别对光学图像和毫米波图像中的多目标进行跟踪实验,仿真结果显示,在场景不太复杂的情况下,可以实时地跟踪多目标,并且可以处理多目标跟踪过程中一定程度上遮挡情况。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系统从第三代网络监控逐步过渡到第四代智能监控。在智能监控中,视频/图像处理已经成为重要研究课题,运动目标检测,特别是行人检测已经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粮食产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储粮量也与日俱增,但同时储粮过程中粮虫造成的粮食损失也越来越大。粮虫的检测和预防是储粮过程中的研究重点,准确和及时地
图像序列中运动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领域中非常活跃的研究内容,广泛的应用在军事制导、视频监控、智能交通、运动图像压缩编码等不同领域。因此,运动目标跟踪算法
图像修复技术是指从一幅包含缺损区域的图像中提取己知像素的的信息并利用其信息填充未知像素区域,并使得填充的结果保持结构信息上的连续性和纹理信息上的一致性。图像修复
随着人类探索宇宙的进度的加快,人类能触及的宇宙范围越来越广泛,深空通信的通信双方距离遥远,由于宇宙中的噪声特性不同于常规的无线通信系统,信道模型很复杂,同时深空通信
红外弱小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是光电成像探测系统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探测器与深空目标之间的距离远,目标在成像上通常表现为面积小和信号弱的特点,并且易于淹没在各种
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和智慧城市规划的推进,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行业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众多自动识别技术中的一种,RFID由于具备数据安全性高、识别距离远以及支
无源毫米波成像系统探测物体辐射的毫米波能量,利用能量差异进行成像,实现对金属和非金属物体的区分,并且无辐射、对人体无害,具有良好的隐蔽性、穿透性。这些优点使得无源毫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之下,传统住宅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智能家居正成为了一种趋势,但其始终没有普及的主要原因是行业标准不统一,特别是移动终端纷繁杂乱。以An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全球信息化的需求,远程多媒体的通信流量剧增,信息的传输需要越来越高的速率,特别是卫星通信系统。宽带卫星通信的地面接收部分也向着高速、宽带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