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茶文化是以茶事活动为中心,并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达到精神享受和人格的锻炼。唐代的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性俭,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陈香白教授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认为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实现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茶之特性是“清和淡洁”。饮茶之功效是“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因此,茶就成为人生道德理想的象征,把饮茶当做励志、雅心、怡情、养廉的一种手段。通过茶事活动和茶的品饮,使人们进一步领悟到其中深厚文化内涵,既获得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滋润,又可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可提高自身修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从唐代起,茶就渐渐成为文人雅士不可或缺的饮品,他们以茶会友,以茶为友,颂茶入诗词,喻茶于雅文。在唐宋两代,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欧阳修、苏东坡等文士,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到了南宋,那个大力复兴词文化的时代,也将茶文化一并复兴,大量的词人咏茶入词,用茶的精神来净化士人的头脑,清晰士人的思绪,安顿士人漂泊的心灵。把魏晋时谢陶身体力行隐逸转嫁到悠然品饮的精神隐逸上。而这时士人的隐,总是带有一种对现实和对整个自然和谐的忧望。在词人的笔下,常常能看见茶烟烹出的“一团和气”。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很容易体会到词人们以茶悟道的心境,将茶汤所伴随出的南宋气息,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词作当中。那么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茶,传承着南宋的时代气息,融合了众多词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士人的精神风貌。茶,它是南宋文化的重要见证者,是整个中华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发言人,更是华夏五千年精神元气的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