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93000的频率测试方法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61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在的复杂集成电路中,用来保证质量的集成电路测试占制造成本的近一半。多年来,集成电路的市场增长和技术进步推动了测试的发展。在量产测试中,一般采用自动化测试设备进行测试。频率测试作为芯片测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测试工程师们的广泛关注。由于集成电路信号频率的提高以及对测试精度的严格要求,传统的频率测试方法在自动化测试设备上往往不能满足要求,最常见的是非周期性截断导致的频谱泄露和测试设备频率不够导致的欠采样问题。因此,在ATE测试中研究频谱泄露和欠采样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集成电路测试的本质和意义、国内外ATE的发展现状以及ATE测试面临的挑战。其次,本文对V93000系统架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介绍,并研究了频率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在ATE中实现的可行性。最后,本文利用加窗插值方法和等效采样方法相关技术,对频率测试中的频谱泄露和欠采样问题进行解决方法研究并在V93000上实现。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针对频率测试中存在的频谱泄露问题,本文研究了各种常用窗函数的特性,并选取合适的窗函数,推导出频率、幅度、相位的插值公式,最终基于Advantest的V93000机台设计了机台内循环验证方案,对200KHz~54MHz范围内(以100KHz为间隔)的幅值为1.0V的信号进行测试,信号的信噪比为48d B,采样频率为110MHz。实验结果显示,除直流分量和奈奎斯特频带附近外,内循环验证的测试结果的频率误差近似为±60Hz,振幅误差近似为±0.0006V,相位误差在±0.002rad。结果证明应用加窗插值算法后的误差为直接FFT方法的0.1%,可以在实际的芯片量产测试中进行应用。第二,针对硬件频率不够所产生的高频信号的欠采样问题,本文研究了传统的等效采样方法的实现方式,分析了其在ATE设备上不适用的原因。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TE的新型等效采样解决方法。此方法的测试对象为应用扩频时钟信号技术的SERDES芯片。本文分析了扩频时钟信号的原理,在V93000机台上开发了应用这种新型等效采样的测试方案并测试成功。测试结果与理论推导一致,符合100ppm的精度要求和预期测试时间要求。结果表明,在实际的芯片量产中应用了这种测试方法后,可以使SSC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不同协议的SSC频率测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在普通的互联网环境中,密码技术保护着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是两台计算机终端通信的必要依据,在用户信息交换、登陆验证的过程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对于密码来讲,密钥是否能够安全存储并获取是整个密码系统的基本要素,在云计算环境下,面对网络黑客纷繁复杂的攻击策略,时代从多个角度对密钥的存储与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密钥也成为整个安防体系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高效密钥管理存储系统进行研究,提
集成电路设计水平飞速发展,世界范围内集成电路制造水平已经步入到7nm量产时代。近几年来,虽然我国集成电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由于基础工业差距较大,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追赶,尤其在一些大规模集成电路上,差距明显。目前,中美关系复杂,对于我国国防领域方面一些至关重要的军用级核心器件,国外封锁较为严格,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所以,国内不少单位会选用国外工业级器件超限使用,在板级或者整机上去筛选剔除有缺陷的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特别是进入5G时代后,通信系统对传输速率和传输时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输速率的不断增加,使得通信系统工作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导致数据的恢复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并行传输的思想,把频率选择性衰落问题简化为平坦衰落问题,极大地简化了信道处理的复杂度,提高了传输的质量。在并行传输技术中,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
在现代通信技术中,光纤通信因其速度快、容量高、传输准确等优点而获得了工业界的广泛认可。激光器是光纤通信传输系统中最为核心的部件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信息传输质量和效率。激光器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垂直共振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简称 VCSEL),具有阈值低、效率高、单纵模工作、易于高密度大规模集成等特点,是目前通信行业中
雷达信号处理模块是雷达的核心单元,对雷达的性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雷达信号处理由模拟信号改为数字信号处理,许多科研院所对其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研究。通过对雷达信号数字处理模块的需求分析发现,目前市场上民用的雷达分辨力低,难以满足若干用户对高分辨力的要求,为此,需要设计出分辨力高且便携、重量轻、体积小的民用雷达。本文在理解雷达数字信号处理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
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将出现更加丰富多彩的业务应用场景,它们的关键性能指标存在较大差异,而传统网络架构又面临高度耦合,不能灵活定制的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5G的发展。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无人机具有灵活性、多用性、低成本、易部署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影视拍摄、气象监测、交通控制、货物运输及应急救援等诸多领域。为扩展无人机的应用范围,采用多无人机协同执行任务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和应用趋势,但是由于无人机网络易受到被动窃听、数据篡改、伪造身份、拒绝服务、物理捕获等安全威胁和攻击,因此保证无人机网络通信的安全,对于协同任务的顺利执行尤为重要。无人机网络通信应满足的安全需求包括机密性、完整性、
在开关电源典型的几种拓扑结构中,单端隔离式反激变换器作为一种电路结构简单,价格相对低廉的电源拓扑,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在输出功率要求不太大,输出电流较低的场合,反激变换器常常被列为首选方案。鉴于上述开关电源的诸多优点,本文针对单端隔离式Flyback型DC-DC变换器展开深入研究。详细介绍了反激变换器电路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深入分析了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参数的推导计算;最终完成反激变换器的
在电话业务领域,用户对通信质量的述求愈发日益增长,怎样确保网络稳定运作、怎样给用户供应可信赖、健全的通信电路是通信运营商第一位要考虑的问题。为了能实现这样的目标,除开需要对通信网络施展全面的保障方案以外,控制话机用户线路接口电路(SLIC)的选择和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SLIC电路在交换系统和接入网系统中应用十分的普遍,在电话通信领域里,人们手中的电话机与电话交换机相连接的端口便是通过SLIC电路来
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飞机的航电、飞控、机电等系统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现代传感器如雷达、光电探测器、电子战设备、数据链路系统等设备反馈的信息都需要更加快速直接的传达给飞行员。因此,人机交互在航空显示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人机界面优化使得座舱显示控制系统更能发挥人的主动性,降低飞行主观错误概率,加大飞机可靠性和响应速度。我国机载领域使用的图形处理芯片中的显示控制系统功能都较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