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地区各经济体一方面推动利率、汇率市场化,努力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加强区域和国际金融合作,另一方面对外实现金融开放,逐步放松资本账户管制,努力推进金融自由化,东亚各经济体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本文首先通过管制法和数量法度量了东亚金融一体化水平,结果表明该区域金融一体化水平不断加深。将东亚各经济体分为HFI(高金融一体化经济体)和LFI(低金融一体化经济体)经济体分别研究金融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其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不断减小,这从一个方面说明随着金融一体化加深,其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金融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随着资本流入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FDI对经济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其他类型的资本流入不具有明确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以1997年为分界点将样本分为I(1993年-1997年)、II(1998年-2011年)研究金融一体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效应的变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样本整体还是HFI和LFI经济体,金融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均发生了改变:由对经济的抑制作用转变成促进作用。另外已有研究证实金融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需要满足一些基本的条件,比如国际贸易、国内金融发展状况以及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等。本文研究了一些基本条件和金融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协同作用,我们发现金融一体化和金融深化、贸易开放、财政政策二者具有正向协同效应,在保持国外资本流入不变(金融一体化程度)前提下,发达的国际贸易、健全的国内金融市场、扩张性财政政策显著地促进作用该区域内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基于以上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深化区域和国际金融合作,坚持金融开放,推进金融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努力完善和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加强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保持国内经济政策的持续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