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行为习惯调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zhongx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外来务工人员已逐渐成为城镇产业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应,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己然成为我国教育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特殊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随迁子女就近入学问题引起了各界高度重视并逐步得以解决。而更进一步观察表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就读学校的教育质量成为了教育科研的新课题。为此,本研究选择了通海县S小学作为个案,针对这所农村乡镇学校展开了相关调查。该校处于通海县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周边企业众多,外来务工人员不断聚集,随迁子女在学人数持续递增,在S小学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由于这些学生与本地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需要学校给予特别的教育策略加以关注,以更好地促进这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针对这一特殊问题展开研究,具有现实和理论上的双重意义。本研究选择了小学三年级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作为对象,分别制定了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家长问卷,共发放问卷425份,对相关问题展开调查,在此基础上,又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了进一步的访谈,同时运用文献研究、观察和个案跟踪等方法,力求解析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与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本文探索了适合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养成教育策略:首先,要提高随迁子女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质量,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积极融入当地的发展;其次,要运用平等且符合他们特殊需求的教育教学方法,针对随迁子女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第三,要使全校教职工都成为广义的德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校园工作中渗入养成教育的内容;第四,努力唤起随迁子女家长教育的意识,提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质量,建立家校合作的合力;最后,着力构建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多重联动养成教育网络。
其他文献
人的本性及其「先天」「后天」之辨鲁子平人性是先天固有的还是后天形成的?本文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它既不是先于人的存在,也不是后于人的存在,而是与人共在的东西。首先,人的
农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同时影响着整个中国在世界的地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运用
<正>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将红酒杯横置在白纸上,观看红酒的边缘就能判断出酒的年龄。层次分明者多是新酒,颜色均匀的是有点岁数了,如果微微呈棕色,那有可能碰到了一瓶陈年佳酿
<正>发达的第三产业是经济中心城市的显著标志。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吸纳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节能减排、提高效率、实现天津城市定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在
当今社会,无数仁人志士的愿望和理想就是实现国家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很多时期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是其中的一个,是中国革命由稚嫩走向
本文从隶书与楷书、行书、草书笔法间的密切关系入手.论述隶书笔法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地位,探讨隶书教学在当今书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正>在先秦诸子中,庄子较多地论及了"知"的问题。学界一般从西方认识论的角度检视庄子的"知",认为其具有怀疑论、不可知论、直觉主义和反智的倾向。然而,这种"反向格义"的方
为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必须改革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推进经济发达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其中,江苏在扩大和深化经济发达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