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三大三角洲之一,由于自身自然条件限制和历史发展原因,黄河三角洲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发展。黄河三角洲主体之一的东营市是典型的新兴资源型城市。随着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东营市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也存在着所有资源型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即在“后资源时代”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如果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及其带来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在恰当的时机选择好替代产业,将使资源型城市在不可再生资源枯竭后步入高起点的发展轨道,反之则陷入“油竭城衰”的境地。东营市目前处于石油产业发展兴盛的时期,是选择与培植替代产业的最佳时期。本文在借鉴他人工作基础上,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东营市产业结构转型提出自己的看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资源型城市及产业转型的理论研究。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主导产业兴起、兴盛直到衰退的周期性发展规律,进行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理论研究。 2.东营市产业结构转型战略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描述东营市产业结构特征。关于东营市的产业结构特点,大量文献资料仅限于定性的描述,本文采用偏离——份额法、转移分析法对东营市的产业结构总体素质、产业结构变动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东营市的产业结构变动模式是区域优势产业主导模式,依靠发展本区域优势产业即石油产业获得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提出了东营市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即在“后石油时代”选择复合型产业转型战略,同时将石油化工和草产业作为战略重点。 3.提出将草产业作为东营市产业转型的的重要选择之一。从“草产业”概念入手,论述草业产业化的三个组成部分,分析了草产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展示了草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4.东营市发展草产业环境分析。东营市面临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等为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东营市生态环境脆弱、土壤盐碱化严重、淡水资源缺乏、拥有丰富的天然草地资源、区位条件优越是发展草产业的优越内部条件;广阔的市场前景是东营市发展草产业的重要保证。 5.黄河三角洲发展草产业对策分析。提出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增加科技投入,建立人工草场生态模式;支持大企业进入草业领域: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等对策。 本论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运用产业转型的相关理论,通过环境扫描,试图寻找到一条适合东营市自身特点的产业转型之路,这对东营市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对其它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