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比较、实证等研究方法,考察了美国的审前会议制度的发展和运作机制,结合本土实际,以期对我国审前会议制度的构建有所裨益。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为五章。
第一章从审前会议的含义、历史沿革和功能对审前会议制度进行概述。美国审前会议历经四个阶段的发展和完善,而其功能也随之发展变化,至今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
第二章考察美国审前会议制度的运作。从美国联邦司法中心《复杂诉讼指南》出发,介绍了美国审前会议制度的运作机制,由首次审前会议、后续会议和最后审前会议组成。
第三章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我国构建审前会议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理论上,从诉讼价值、诉讼体制、诉讼功能和诉讼理念四个方面论述审前会议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践上,介绍了预审法官制度、庭前会议制度和助理法官制度在我国的试点情况。
第四章探讨构建我国审前会议制度的具体思路。从审前会议制度性质的界定、适用范围的确定、预审法官主持身份的明确、审前会议次数和内容的确定和审前调解、和解的完善这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五章论述诉答程序、证据交换和法官释明权这三个审前会议制度配套制度的完善,从而使三个制度与审前会议相互配合,形成较为完美的审前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