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特质焦虑对学龄前儿童焦虑的影响:母亲心理控制和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虑是儿童学龄前期最为常见的情绪体验。虽然适度的焦虑有益于儿童人格的完善,但过度或泛化的焦虑则易衍生成为异常或病理性障碍,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人格形成和适应性发展等多方面产生显著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学龄前儿童焦虑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逐渐成为了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而通常作为学龄前儿童最重要的抚养人的母亲的人格特点,对子女的心理控制以及与子女之间的亲子依恋质量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学龄前儿童焦虑的产生和发展。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针对焦虑的代际遗传的研究不断向丰富化和纵深化发展,但对于母亲特质焦虑、母亲心理控制、亲子依恋和学龄前儿童焦虑之间的关系尚未发现。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而学龄前期更是个体情感教育和人格塑造的黄金期,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关注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因此,深入探索母亲特质焦虑、母亲心理控制、亲子依恋和学龄前儿童焦虑四者之间的关系及母亲特质焦虑对学龄前儿童焦虑影响的作用机制尤显重要。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法,从哈尔滨市五所幼儿园选取了506名3-6岁学龄前儿童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Spielberger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中的特质焦虑分量表、亲子依恋量表、幼儿母亲心理控制量表和Spence学龄前儿童焦虑量表对被试开展了纸质版问卷调查,旨在探讨母亲特质焦虑、母亲心理控制、亲子依恋和学龄前儿童焦虑之间的关系以及母亲特质焦虑对学龄前儿童焦虑影响的作用机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母亲特质焦虑、母亲心理控制、亲子依恋和学龄前儿童焦虑在某些人口统计学变量(幼儿性别、独生子女、幼儿年龄、母亲年龄、母亲学历和家庭月收入)上存在显著差异。
  (2)母亲特质焦虑与亲子依恋呈显著负相关,与母亲心理控制及其所有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学龄前儿童焦虑及其所有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亲子依恋与母亲心理控制及其维度(限制性口语表达、人身攻击、爱的撤回、内疚感引导)呈显著负相关、与学龄前儿童焦虑及其维度(社交恐惧、强迫性神经症障碍、广泛性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母亲心理控制及其所有维度与学龄前儿童焦虑及其所有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3)母亲特质焦虑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龄前儿童焦虑、显著正向预测母亲心理控制、显著负向预测亲子依恋;母亲心理控制能够显著负向预测亲子依恋、显著正向预测学龄前儿童焦虑;亲子依恋能够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学龄前儿童焦虑。
  (4)母亲心理控制在母亲特质焦虑和学龄前儿童焦虑关系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亲子依恋在母亲特质焦虑和学龄前儿童焦虑关系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5)母亲心理控制和亲子依恋在母亲特质焦虑和学龄前儿童焦虑关系之间发挥并行多重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母亲特质焦虑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学龄前儿童焦虑,也可以通过母亲心理控制或亲子依恋质量间接作用于学龄前儿童焦虑。此外,母亲特质焦虑也可以通过母亲心理控制和亲子依恋的共同作用间接影响学龄前儿童焦虑。
其他文献
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以及培养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核心,目前国内外研究对于小学生在解决数学应用题过程中是建立问题模型还是情境模型尚存在争议。数学认识信念与工作记忆是影响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变量,因此,研究从两个大的层面出发,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被试分别研究数学认识信念和工作记忆对解决不同类型数学应用题的影响以及数学认识信念和工作记忆对
学位
人际信任的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关注,即使其与合作之间的关系研究从18世纪50年代一直持续至今,但最终仍未统一,依然存在一些相悖结果:人际信任可正向预测合作;人际信任与合作并无关系。有研究指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人际信任在定义与分类上的不统一,而且也少有研究将人际信任按照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的分类方式区别对待。根据信任的发展理论,存在可动态变化的状态信任,根据强制规范理论,存在
学位
跨期决策是指人们对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收益或不同的损失进行权衡并作出抉择。不同群体在跨期决策中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已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和年轻人在跨期决策中存在偏好差异,但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老年人和年轻人跨期决策的偏好差异模式及其可能原因。  本研究通过比较老年人和年轻人在不同任务类型、收益大小和延迟时间条件下的跨期决策表现,以确立老年人和年轻人跨期决策偏好差异的模式,并进一步通过
学位
生物运动是指生物体在空间上整体移动并具有时间连续性的动作,具有丰富的社会属性。在工作记忆中加工、保持生物运动,对于人类正常的社会交互具有重要作用。以往研究发现,生物运动在工作记忆的视空画板中有着独立于颜色、形状、空间位置等视觉信息的存储空间。然而,由于生物运动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连续的动态信息,个体需要将其整合为一个整体进行存储和加工,这一过程涉及到信息绑定。因此,生物运动有可能并未存储在视空画板中,
学位
被誉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既可灵活自如地适应复杂的物理世界,又能从容应对纷繁多变的社会环境,堪称通用智能的典范。就计算认知视角而言,人类智能的突出优势在于其优异的表征系统。近年来,笔者所在团队在该领域的系列研究发现,层级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特性,是人类认知系统重要的表征形式之一。认知系统的层级表征需要与之匹配的信息检索机制(即相应的信息提取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其结构优势,以实现系统灵活高效地交换信息的目
说谎是儿童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复杂行为,可以反映儿童道德发展和认知发展的水平。研究儿童说谎发展对于提高儿童的诚实行为、理解儿童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者根据说谎者的意图不同将儿童利己谎分为自我保护谎和自我利益谎两类。虽然两种谎言都出现在儿童说谎的早期阶段,但两种谎言的发展是否一致、两种谎言是否涉及到相同的心理理论成分和执行功能成分,目前并不确定。并且目前的研究多是以横向研究的方式考察儿童说谎和
学位
高质量的亲密关系有助于维持身心健康,保护大脑功能,提升幸福感。优质的亲密关系是个体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双方的冲突是亲密关系进程中最大的阻碍。研究表明建设性的冲突解决策略对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具有保护作用。国内外研究发现了情绪调节策略、冲突解决策略分别在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满意度间发挥中介作用,但其中的内部作用机制仍待探索。因此,本研究旨在检验成人依恋对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影响,探索
学位
本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父母心理控制、自尊、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和完美主义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通过方便取样法,从黑龙江省、甘肃省、陕西省、四川省的9所高校选取了426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问卷(CPPCS)、自尊量表(SES)、《中文版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CFMPS)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为研究工具,运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
学位
社交网络的兴起使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地改变,社交模式的丰富与网络信息的获取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认知评价与行为反应等,因此,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探索网络社交媒体的深远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基于社会比较理论与自我概念分化理论,旨在探究社会比较倾向性、被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自我概念清晰性与主观幸福感四者间的关系。采用纸质版问卷与线上问卷星系统,对社交网络使用的主流人群青中年人进行方便
资质过剩是全球的普遍现象,在中国更是有大约84%的中国员工认为自己被“大材小用”。探究资质过剩对员工工作中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资质过剩员工的潜能,成为了当下学界研究的主题。已有很多研究表明企业员工的资质过剩水平将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状态及绩效产出,加之不适当的组织氛围及工作环境,长期以来更会导致离职倾向的产生。所以正确看待员工的资质过剩以及对于恰当的录用及管理资质过剩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和人才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