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噪声信道和多中继的GBN-ARQ时延性能建构分析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chP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链路层的差错控制技术是无线通信研究的重要内容。GBN-ARQ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数据差错控制技术,本义主要研究多信道和多中继协作GBN-ARQ系统的时延性能。   首先,本文阐述了无线通信领域差错控制技术的发展背景和GBN-ARQ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概述三种基本ARQ技术实现模式及其链路传输效率。   其次,考虑了发端成功发送分组时隙内到达的分组和子信道具有不同的分组传输错误率,本文建立和分析了噪声信道下的多信道GBN-ARO系统的M/G/1排队模型,研究系统平均队列长度构成的马尔科夫链并用来精确分析系统时延和描述系统状态。文中修正了系统空闲与繁忙时到达分组数目之间的关系,在新关系下分析了系统状态转移矩阵;利用伯努力分布精确计算了多信道传输中h个分组被发送仅有t个分组在任意t个子信道成功传输的概率;最后利用概率的方法通过分析系统稳态方程求得系统平均时延和吞吐量的表达式。MATLAB数值仿真表明:在信道差错率很高的情况下,多信道GBN-ARQ系统比单信道GBN-ARQ系统有更小的时延。   最后,基于噪声反馈信道和实际通信中数据帧的重传次数受限,本文建立了Rayleigh衰落信道下无线传输网络中多中继协作GBN-CARQ系统的M/G/1排队模型,分析系统正确传输分组的概率分布,得到系统平均时延、最小中继节点数和最小滑动窗口数等系统性能指标的表达式。进而掌握了在一定的系统传输条件下确定最小中继节点数与最小滑动窗口长度的办法,得到了对传输系统实施有效的中继节点数和滑动窗口控制的方法。MATLAB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重传受限系统中,减小中继节点数目会降低系统的传输时延,但会提高系统分组丢失率。
其他文献
在网络分析中,度量节点中心性早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它决定了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复杂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往往在网络的结构和功能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识别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是至关重要的,并且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如控制流行病的爆发、宣传电子商务产品、预测流行科学出版物、防止电网或网络的灾难性故障等。对于无权网络,已经存在很多度量节点重要性的经典算法,例如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介数中心性、PageRan
学位
平面多项式微分方程组极限环个数与分布问题是Hilbert第16问题的第二部分,近年来分支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多被应用到此问题研究中。本文考虑两类具有Z4旋转不变的平面哈密尔顿方
本文以经典的SIR仓室模型为基础,考虑疾病具有潜伏期、人员在不同区域流动等因素,建立了几类甲型H1N1流感传播的SEIRS传染病模型.利用矩阵谱半径定义基本再生数并得到了几类模
组合恒等式(尤其是证明含特殊组合数的恒等式)是组合数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运用Riordan阵理论和发生函数方法得到包含α-Cauchy数、广义Harmonic数的一系列新的组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