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化合物偶联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点是一种新型无机纳米材料,具有激发光谱宽可调、发射光谱窄、光稳定性好等独特的电学、光学特性,在化学、生物、医学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它自身表面存在缺陷,易被氧化导致结构改变、荧光强度下降,且量子点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较差,对量子点表面修饰改性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拓宽其应用范围。大环化合物如环糊精、葫芦脲等,具有特殊的空腔结构,能够与尺寸大小匹配的客体分子形成包结物。近年来,采用各种大环化合物功能化量子点制得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荧光纳米材料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量子点的荧光特性与大环化合物的识别能力结合,采用共价偶联法制备大环化合物偶联量子点,建立了环境水样中孔雀石绿的快速、灵敏分析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综述了量子点的特性和光学性质,重点介绍了量子点的表面功能化及其应用;概述了大环化合物环糊精、葫芦脲的结构性质及应用。  2.开展了全甲基环糊精偶联量子点(OMe-β-CD-CdTe QDs)的制备及应用研究。以巯基丙酸为稳定剂,采用水相法制备了高荧光性能、光稳定好的CdTe量子点。考察了不同pH值、回流时间、原料摩尔比(Cd∶Te)对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影响。采用共价偶联法将6-氨基-全甲基环糊精与量子点偶联,制备了全甲基环糊精偶联量子点。研究了反应时间、体系pH值、全甲基环糊精和偶联剂用量等条件对OMe-β-CD-CdTe QDs荧光强度的影响。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高倍透射电镜等手段对量子点与全甲基环糊精偶联前后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将OMe-β-CD-CdTe QDs作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猝灭法建立了环境水中孔雀石绿的分析方法并研究了其静态猝灭机理。结果表明,孔雀石绿的浓度与OMe-β-CD-CdTe QDs的荧光猝灭程度在2×10-7 mol·L-1-1×10-5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8;检出限为1.7×10-8 mol·L-1。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孔雀石绿的分析,方法回收率为92%-108%,RSD为0.24%-1.87%。  3.开展了2-取代环糊精偶联量子点(2-β-CD-CdTe QDs)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在上述最优制备条件下,采用共价偶联法将2-氨基-环糊精与量子点偶联,制备了2-取代的环糊精偶联量子点,同样采用一系列手段表征2-环糊精偶联量子点,将2-β-CD-CdTe QDs探针用于孔雀石绿的检测,基于荧光猝灭法建立了环境水中孔雀石绿的检测,结果表明,孔雀石绿的浓度与2-β-CD-CdTe QDs的荧光猝灭程度在2×10-6 mol·L-1-1.4×10-5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89;检出限为2.0×10-6 mol·L-1。  4.开展了葫芦[6]脲偶联量子点的制备。采用共价偶联法将氨基葫芦[6]脲与量子点偶联,制备了葫芦[6]脲偶联量子点,采用荧光光谱法进行表征。
其他文献
该想一想,为什么美国、韩日的电视购物总量能占到全社会零售金额的8%和10%,而中国却始终在0.1%左右徘徊?为什么中国看似面面俱到的事前监管,只换来擦枪不走火的各种应对?自19
二苯甲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和有机合成中间体。传统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主要由亲电酰基化反应和过渡金属催化偶联反应合成,反应底物受到一定的限制,且需要使用大量的路易斯酸或者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对环境污染严重。N-杂环卡宾作为一种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能够催化芳香醛与芳香卤代物的亲核酰基化反应,为合成二苯甲酮类化合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合成了两种类型的N-杂环卡宾前体:咪唑类卡宾前体和噻唑类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因其具有诸多优良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军民领域。PAN前驱体是影响碳纤维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PAN前驱体进行改性与热稳定化行为调控一直是PAN基碳纤维高
我决定今天写一篇时评。写什么?不知道。反正要写就是了。七点五十分,我打开了电脑。一个小时内,我先后浏览了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凤凰网。当然,我看的只是新闻,而且只
该文选择国产的位胺N1923萃取剂萃取铁(Ⅲ)和铀酰离子的体系作为研究媒介,将萃 取剂分子的有序聚合看作是其简单分子的自组装行为,研究了萃取有机相中萃取剂分子形成反胶束这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我们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我们党的立
过渡金属硫羰基化合物是金属羰基化合物被硫代羰基取代产物,是金属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合成方面具有实际价值,并在材料、催化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硫羰基的不稳定
杂原子取代烯烃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天然产物和化工中间体中,因此,它们的合成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区域和立体选择性的杂原子取代烯烃合成方法还有待发展。为此,本论文以杂原子取代炔烃的区域选择性加成反应为工具,实现了若干杂原子取代烯烃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合成方法,为杂原子取代烯烃及复杂分子合成提供了有效途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钯催化硼酸对炔胺的反式加成反应研究。该反应可以高产率、高区域和立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