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正电子束流方法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ps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将主要介绍基于北京慢正电子强束流的慢正电子束流方法学研究工作,主要包括运行机时实验研究、22Na慢正电子束流插入系统的研制、慢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量装置的研究等工作。  随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二期工程(BEPCⅡ)的进行,电子直线加速器(LINAC)运行参数的升级改进,脉冲电子束流从12.5 Hz的运行模式将提高到25 Hz试运行,最终提升到50 Hz的设计运行状态。为了因应加速器运行模式的升级,慢正电子强束流设备相关系统部件需要升级改造,主要包括高能电子束流打靶过程中引起的靶体冷却、靶室内设备老化、辐射防护等问题;脉冲电子束流输运及直流化过程中引起的真空系统、直流化管道电极结构、直流化系统波形产生及举电位方式、脉冲信号与波形时间关系的配合问题;慢正电子束流加速过程中引起的负高压放电现象、正电子湮没测量噪声干扰等问题。有效利用加速器运行机时,开展了慢正电子束流方法学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系新运行模式下系统试运行、慢正电子束团化前期斩波实验调试、慢正电子湮没符合多普勒测量系统的研制及调试、对外样品测量等工作,主要由强束流组成员集体完成。  为了在同步辐射(BSRF)注入时间、高能物理北京谱仪(BES)实验时间及其他无法为慢正电子实验提供束流的时间进行各项工作,提高加速器机时的使用效率,设计一套基于22Na放射源的慢正电子束流装置插入到强束流输运线上,提供24小时连续供束的慢正电子束流,与慢正电子强束流共用束流线的正电子湮没测量实验站。并进行系统调试及样品测量工作。设计指标主要包括100 Gauss轴向均匀的输运磁场(不均匀度约为5%)、空载真空极限10-7 Pa、正高压加速方式,正电子能量在0~30 keV范围内连续可调、采用同轴圆柱能量选择器、慢正电子束斑尺寸小于15mm。目前已经完成了系统的成套安装及电子束流模拟调试工作,主要由作者与强束流组成员合作完成。  慢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量系统的研制,主要工作是实现慢正电子起始时间信号的获取。设计采用慢正电子束流的微束团化系统,对慢正电子束流通过斩波(chopper)、聚束(buncher)进行能量调制,形成脉冲宽度微150 ps的脉冲正电子束流。通过测量斩波信号与正电子在样品湮没测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关系,实现慢正电子湮没寿命谱的测量。主要完成了束团化系统的物理设计工作、机械设计及加工工作、相关设备的购买调试工作、电子学系统的设计、斩波(chopper)系统的初步调试实验等工作,由作者与强束流组成员合作完成,理论设计部分得到加速器中心的支持。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乡村,虽然没有城市繁华,但那里一年四季美丽的风景却让人流连忘返.乡村的人虽然不住高楼大厦,但春种秋收的快乐却充实着农民每一天的生活.在乡村,我摘过草莓,拔过萝卜,种过青
该文以充分的理由和数据论证了经典分辨率理论的信息量公式并不能客观地反映系统的信息量,而必须采用成象自由度理论的信息公式.该文以实际成象系统为研究对象,证明了由于成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