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逐年升高。房颤正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健康负担。许多临床危险因素对房颤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尚缺乏相应的临床风险评估模型用于预测个体新发房颤风险;尤其缺乏针对亚洲人群的风险评估模型。本研究旨在探索导致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简易临床风险评估模型,以评估个体新发房颤风险。方法:利用中国云南医疗保险数据库数据(内部队列,n=471,446),建立多因素回归模型,探索导致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将独立危险因素汇总成临床风险评估模型,利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进行房颤预测准确性评估。绘制Kaplan-Meier曲线,评估模型的危险分层能力。将该临床模型应用于韩国健康保险数据库(外部队列,n=451,199),通过AUC进一步评估其预测准确性。结果:在内部队列中,结构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年龄≥75岁、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高血压是导致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结构性心脏病与新发房颤相关性极强(风险比26.07;95%置信区间18.22-38.30;P<0.001),且其患病率极低;此类患者应单独被认为新发房颤高危患者。根据比例风险模型,将其余临床风险因素被汇总为简易临床评分:C2HEST评分(C2-冠心病1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分,H-高血压1分,E-高龄[≥75岁]2分,S-心力衰竭2分,T-甲状腺疾病1分)。新建立的C2HEST评分在预测新发房颤中具有良好的表现(AUC 0.75,95%置信区间0.73-0.77),其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符合度好(P=0.774)。在内部队列中用拔靴法验证,显示AUC为0.75(95%置信区间0.73-0.77)。Kaplan-Meier曲线显示模型能较好的对新发房颤风险进行危险分层(Log-rank P<0.0001)。外部队列验证中,C2HEST评分AUC为0.65(95%置信区间0.65-0.66)。在两个队列中,C2HEST评分预测新发房颤的表现(AUC)明显优于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P<0.0001)。结论:新建立并验证的C2HEST评分可以作为简易的临床风险评估模型,用于评估亚洲人群新发房颤风险。背景与目的:C2HEST评分最初被设计用来预测普通人群的新发房颤风险。其在卒中后人群中的表现上不清楚,而此类人群需要进行房颤的筛查。本研究旨在探究C2HEST评分在卒中后人群中预测房颤中的表现。方法:本研究采用基于法国全国范围内的医院队列研究数据(n=240,459),对C2HEST评分预测卒中人群新发房颤风险的能力进行评价。绘制Kaplan-Meier曲线描述不同危险组研究对象的房颤发生率。C2HEST评分预测能力通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净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NRI)、综合区分度改进量(Integrated Discriminatory Improvement,IDI)和决策曲线分析法(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 A)来评价。结果:通过7.9±11.5个月的随访,14,095名患者出现新发房颤。研究对象新发房颤风险随C2HEST评分增加而升高(Log-rank检验,P<0.0001),0分患者为23.5/1,000人-年,2 6分患者为196.8/1,000人-年。C2HEST评分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AUC0.734,95%置信区间0.732-0.736),明显优于FHS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P<0.0001)。NRI、IDI和DCA结果亦表明C2HEST评分优于FHS和CHA2DS2-VASc评分(NRI、IDIP<0.0001)。结论:在西方卒中后人群中,C2HEST评分在评估个体新发房颤风险中具有较好的准确性。该评分可能用于对卒中后人群进行房颤风险评估,以确定房颤筛查策略。背景与目的:心房高频事件(Atrial high-rate episode,AHRE)在有心脏电子植入器械(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的患者中较为常见,且持续的心房高频事件增加血栓栓塞风险。本研究旨在观察C2HEST评分在预测CIED患者心房高频事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从1999年至2017年森德维尔和西伯明翰医院系统(Sandwell and West Birmingham Hospitals,UK)所有植入CIED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器械随访记录。以AHRE>24h作为终点事件。采用多因素回归法分析导致心房高频事件的危险因素。绘制临床诊断效能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C2HEST评分预测AHRE的能力。绘制AHRE的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法评价C2HEST评分危险分层的区分度。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价亚组患者中C2HEST评分表现。结果:研究纳入500名CIED患者,平均随访时间53.1±33.9个月,有44名(8.8%)出现持续AHRE(>24h),终点事件发生率为2.09/100人-年。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力衰竭和高龄(275岁)是导致持续性AHRE的独立危险因素。C2HEST评分预测持续AHRE有较好的准确性(AUC 0.663,95%置信区间0.584-0.743)。C2HEST评分低危(0-1分)、中危(2-3分)、高危(之4分)患者持续性AHRE年发病率分别为0.85%、1.87%、3.62%(Log-rank P=0.003)。结论:C2HEST评分在预测持续AHRE中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区分度,可能用于识别容易出现持续性AHRE的患者,以指导此类患者接受积极的CIED随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