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ipy-BTC生碳基材料修极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是集产能与环保为一体的新型能量转换装置。空气阴极以O2为电子受体,氧化还原电位高。但是,阴极氧还原反应(ORR)速率缓慢,需要用催化剂提高其反应速率并降低阴极过电势。传统的已知最高效的Pt基催化剂成本高、资源匮乏且易中毒。因此,亟需发展高效、成本低廉的ORR催化剂替代贵金属Pt。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Cu-bipy-BTC在中性电解液中具有优异的ORR催化性能,若能克服Cu-bipy-BTC导电性差,则可望用于修饰阴极,实现高效快速的ORR反应。鉴于此,本文拟采取煅烧法改善Cu-bipy-BTC的导电性同时保留/提高其氧还原催化活性,从而提高阴极性能,提升MFC产电性能。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前驱体Cu-bipy-BTC,采用N2保护下高温煅烧制备了Cu-bipy-BTC 衍生碳基催化剂 MOF-T(T = 600、700、800、900℃)。SEM、XRD、FTIR表征结果表明,MOF-T的晶体结构相似,为Cu、N掺杂的多孔碳材料。高分辨率Nls谱图表明,Cu-bipy-BTC只有吡咯氮一种形态的氮,而MOF-T含有吡啶氮、吡咯氮、石墨氮三种形态的氮。不同形态的氮提供了大量催化活性位点(C-N,Cu-Nx),有利于提高ORR催化性能。与Cu-bipy-BTC相比较,MOF-800和MOF-900不仅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分别为58.4和37.7 m2·g-1),还产生了大量的微孔(0.5~1.3 nm)。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Cu-bipy-BTC煅烧之后仍然具有ORR催化活性,考虑到催化性能和能耗,本研究以800℃作为最佳煅烧温度。MOF-800催化的ORR为典型的传质和传荷混合控制步骤,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其ORR起始电位约为-40 mV(vs.Ag/AgCl),其极限电流密度为-3.06mA·cm-2。旋转环盘电极测试表明,MOF-800催化的ORR电子转移数为3.95~3.99,H2O2产率低于2.5%,说明其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其ORR反应过程遵循4电子途径。高温煅烧后,MOF-800丰富的孔结构和更大的比表面积,以及不同形态的氮是使其具有高ORR催化性能的主要原因。构建了单室空气阴极MFC体系,以空白阴极(没有催化剂)MFC和Pt/C阴极MFC为对照,考察了不同阴极MFC的产电性能。结果表明,MOF-800修饰阴极具有优异的氧还原催化性能,其还原电流约为-2.2 mA·cm-2,达到Pt/C阴极(-2.9 mA·cm-2)的76%。EIS测试结果表明,Cu-bipy-BTC阴极的电荷转移阻抗Rct最大(176.8 Ω),经过高温煅烧,其衍生碳基材料的Rct值显著下降,MOF-800阴极的Rct值仅有1.38Ω。MOF-800-MFC的最大功率密度为 326 ± 11 mW·m-2,是 Cu-bipy-BTC-MFC 的 2.6 倍,达到 Pt/C-MFC的81.07%。MOF-800具有优异的ORR催化性能和优良的导电性,有望替代贵金属Pt应用于MFC。
其他文献
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因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和较好的抗震性能在中高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形式选用中占主要比例。本文主要通过理论模型分析,结合现有的试验数据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高性价比、轻量化、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复杂装备的需求日益迫切,由于这些复杂结构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传统的结构设计方法已不能满足要
堆石料常运用于水利、港口等基础工程的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作为堆石坝的重要组成材料,堆石料具有许多优秀的工程特性,比如承载力高,压实性能好,透水性强,填
含氮杂环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杂环类化合物,在化学以及许多相关产业如药物、材料、精细化学品等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杂原子活化的烯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
芳香酰亚胺衍生物因具有较强的缺电子性、结构可设计性以及丰富的光电性能备受关注。其中,苝二酰亚胺作为一类典型的芳香酰亚胺化合物,以其高荧光量子产率、良好的光热稳定性
液-液两相界面催化广泛应用于各种催化体系中,但反应体系的“不互溶”使其存在高的传质阻力,常常需要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或剧烈搅拌来提高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反应效率
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引起的菌核病(White mold)是造成农作物减产,特别是油料作物减产的一种重要病害。菌核病对世界上大豆,油菜,向日葵等油料
镁合金的极易腐蚀及耐磨性差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广泛应用的瓶颈。本文采用电泳-脉冲电沉积工艺在镁合金表面分别制备了 Ni-Graphene和Ni-GO-CNTs复合镀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Al-Zn-Mg-Cu作为高强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地面车载等领域。目前,对铝合金铸锭的商业化生产主要利用直接水冷半连续铸造技术,对于大规格的铸锭,存在难以热处理消除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纤维褶皱缺陷。纤维褶皱会削弱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力学性能,对压缩强度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有必要对含纤维褶皱层合板在压缩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