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沙仪结构设计与地表风蚀起尘机理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s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风蚀因其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的严重危害而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因此,认识并掌握土壤风蚀颗粒的运动规律,及时制定和采取有效土壤防治措施对提高土壤抗风蚀能力、有效控制土壤风蚀至关重要。   论文从进沙口位置、通风屏位置和面积及通风屏筛网目数等方面设计了16种不同的集沙仪,并通过等动力性实验和采集率实验,最终筛选通风屏面积为9884 mm2的顶凸120目集沙仪是16种集沙仪中采集性能最好的。它适合采集跃移及部分悬移运动颗粒,结构简单,造价便宜,操作方便,基本符合移动式风蚀风洞实验要求。   论文利用风洞和设计出的集沙仪对天津市大港区农田土壤进行风洞模拟实验,通过气象实时观测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获得研究区域在实验期间的气象资料,并根据土壤可蚀性公式计算出裸地的土壤可蚀性最强,为44.86%,棉花留茬地的土壤可蚀性最弱,为30.92%。   论文通过对不同表层(0-5 cm)土壤含水量的裸地、不同地表植被覆盖度的玉米留茬地和不同留茬高度的棉花留茬地进行风洞实验,得到以下结论:(1)在不同表层土壤含水量下,各高度土壤风蚀量之和与风速间符合指数正比关系,各风速土壤风蚀量之和与高度间呈幂函数反比关系,土壤风蚀量与表层土壤含水量间存在明显的指数反比关系,表层土壤含水量5%-6%是土壤抗风蚀能力显著增强的一个转折点,增大表层土壤含水量可有效提高土壤抗风蚀能力。(2)在不同植被覆盖度下,各高度土壤风蚀量之和与风速间符合指数正比关系,6-66cm高度范围内土壤风蚀量与高度间呈高阶多项式关系,土壤风蚀量与地表植被覆盖度间存在幂函数反比关系,植被覆盖度20%左右是土壤抗风蚀能力显著提高的一个转折点。(3)在不同残茬高度下,各高度土壤风蚀量之和与风速间符合线性正比关系,6-66 cm高度范围内土壤风蚀量与高度间呈高阶多项式关系,棉花留茬地土壤风蚀量与残茬高度间存在幂函数反比关系,残茬高度20 cm左右是土壤抗风蚀能力显著提高的一个转折点。(4)地表植被覆盖越大,作物残茬高度越高,越可有效降低土壤风蚀量,提高土壤抗风蚀能力。
其他文献
这是一场举国上下对抗新冠肺炎的战役!rn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月3日,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刻,北京市政协宣传中心干部秦焕钧接到机关打来的电话,通知他由于疫情
期刊
本文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相结合对松花江底泥中的真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在全面了解了松花江流域四大干流底泥真菌多样性的基础上,以现代分
当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在迅速复杂化.如果一些国家的疫情状况,尤其是主要国家的疫情持续或恶化而难以控制,延续时间较长,经济社会代价很高,那么民粹主义在全球不同地方
期刊
本研究集中围绕寡营养条件下超微细菌Rhodoferax ferrireducens PAE-UM对PAEs污染水体的修复能力及其机理开展研究。在松花江底泥中提取的寡营养超微细菌Rhodoferax ferrired
蝗灾是我国古代最严重的生物灾害,也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害”.蝗虫来临,往往遮天蔽日,食草木,吞稼禾,以致颗粒无收,饥荒加剧,人口锐减,甚至引发社会
期刊
近些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大气CO2浓度急剧上升。大气CO2浓度的上升引起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要深入研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必需定量
随着工业、城市化、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我国地表水受到人为活动影响水质日益恶化。松花江流域是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区的重要流域,是东北三省工业、城市、农业用水主要来源,流域内
史上以台湾名义在京城建有两座会馆,一座是位于宣武门外后铁厂胡同的全台会馆,其旧址在本世纪初宣外地区旧城改造时已被拆除.另一座就是保留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位于前门
期刊
旭日东升,城市的建筑掩映在璀璨的霞光中,熠熠生辉;华灯初上,城市的建筑灯火通明,流光溢彩。其实,建筑本身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细细究来,建筑是一座城市特有的印记,它焕发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空间分布不平衡,巨大的地区差异导致同一流域的水资源共享问题潜伏着众多潜在矛盾。而且这些矛盾的解决的难点在于,谁受到的损失最大?谁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