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鳄主要用于皮具生产,以及鳄肉的食用方面。鳄皮鳄肉生产利用后,鳄皮下脂肪一般被废弃,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本文通过提取鳄皮下脚料——鳄皮下脂肪中的油脂,分析鳄油中的理化性质,脂肪酸成分,胆固醇含量等,并进行生物学效应研究。开发鳄油的在食用、化妆品中的潜在市场。
利用乙醚法从鳄脂肪中提取鳄油,油得率较高,达53%。鳄油的相对密度为0.8983 g/cm3,水分含量0.09%,碘值99 g/100 g,酸值0.2685 mg/g,皂化值191 mg/g,过氧化值33.73 meq/kg,粘度12 mPa(·)s,易溶于乙醚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粗提鳄油精制工艺的最佳参数:利用50%的磷酸脱胶,添加量为鳄油油量的1%;用3.65%的氢氧化钠脱酸,添加量为油量的1.5%;用活性炭和活性白土脱色,用量比例为1∶20,添加量为油量的2.1%;采用真空脱臭,真空度为0.085 kPa,时间为60 min。
利用气相色谱分析鳄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粗提鳄油中所含的主要脂肪酸为C16∶0、C18∶1和C18∶2。精制鳄油中的主要脂肪酸为C18。通过原子光谱吸收分析仪分析鳄油中金属元素含量。发现对人体有益的金属元素从高到底依次为:Ca、Na、K、Fe、Mg、Zn,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含量都大大低于国家食品检验标准的安全剂量。利用铁硫磷试剂光度法测得粗提鳄油的胆固醇含量为113425±0.0670μg/100 g,精制鳄油的胆固醇含量为5.2227±0.6587μg/100 g。
本研究中的粗提鳄油,具有一定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对DPPH的清除率与鳄油含量成正比,半清除浓度0.25 mg/mL。研究温度、光照时间对鳄油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不同光照时间下测得的POV值之间的差异性较不显著,而不同温度时问的POV值则具有显著性差异,温度越高抗氧化的稳定性就越差,提示了鳄油应在20℃左右保存并适当避光。
通过干燥器控制湿度的方法对鳄油进行吸湿和保湿性能测试,在相对湿度(RH)为81%的环境中,鳄油的吸湿效果不明显,仅0.78%。在RH为43%的环境中,其保湿率达103.21%。利用离体wistar鼠皮模拟人体皮肤,鳄油作为促渗透剂效果显著,促渗透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8h时鳄油的促渗透率高达90%。通过与五种食用油比较理化性质、胆固醇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得出精制鳄油是一种适合食用的动物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