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博物馆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对外宣传与交流的“窗口”,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它已然成为代表学校美好形象的标志之一,是衡量高校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准。山西大学身为百年老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基地,拥有一个高质量的陈列馆对其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学校经费、管理、观念等方面的限制,陈列馆的实际情况与预期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各项职能的发挥及未来的发展。目前山西大学东山校区的建设蓝图已将建立一个综合性的陈列馆纳入规划当中,这对于山西大学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如何建设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陈列馆,使其发挥应有的职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突破和创新,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所在。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主要简述了高校博物馆的起源、发展及现今状况,分别从它们的分布范围、规模大小、开放程度、类型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概括,作者还对山西大学的几个陈列馆认真地进行了走访调查,将其基本内容与发展概况在本章一一阐述。第二章主要将山西大学陈列馆与其他高校博物馆从特色、活动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指出了高校博物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山西大学陈列馆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希望他们可以互相借鉴,共同进步。第三章主要将山西大学陈列馆的职能与山西博物院的职能进行了对比,分别详述了山西博物院的收藏、陈列、教育职能和山西大学陈列馆的教育、社会服务职能,得出他们因社会地位的不同所发挥的职能也略有差异,因此高校博物馆与地方博物馆应经常交流,互相探讨,争取为公众做出更多的贡献。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主要针对今后山西大学陈列馆的发展建设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分别从陈列展览、数字化建设、藏品征集、宣传、志愿者、资金来源等方面提出了现今陈列馆的不足及今后的发展对策,为将来建立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山大陈列馆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本文在认真调查和研究高校博物馆及山西大学陈列馆的基础上,参考了近些年发表的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山西大学综合性陈列馆的建设做了先期的探讨,得出了要在展览、藏品、宣传、数字化等方面多加努力的结果,希望对山大陈列馆及中国高校博物馆今后的发展产生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