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平电影的荒诞美学研究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uoxing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保平导演始终坚持电影作品的艺术追求,在众多重形式、重奇观而缺少思想内涵的“大片”横行霸道之时,他的影片却凭借独特的个人表达囊括了众多奖项,并赢得了良好口碑,成为了电影市场中一颗耀眼的明星。曹保平电影作品呈现出了丰富的内涵,其中对于荒诞思想的表达尤为明显,他关注个体生存,善于展现人物在极限情景下的复杂心理,并通过设置偶然、离奇的事件以及利用巧妙的形式,来表现世界的非理性与人生的荒诞。本论文以曹保平导演的六部电影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共分为四个部分对其影片呈现出来的荒诞美学展开论述:第一章论述曹保平电影与荒诞美学:首先梳理“荒诞”的理论历史及其在文艺作品中的呈现。荒诞是用以表示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对立的现代审美范畴,荒诞的艺术作品以反叛传统为其重要品格。其次对曹保平个人经历及电影作品进行简单介绍,曹保平导演对电影有着执着的艺术追求,其影片也呈现出了浓郁的荒诞气息。最后探讨曹保平电影中的荒诞表达,曹保平电影展现了世界混乱、人生无理性等荒诞思想,以及反叛传统、挑战成规的荒诞品格。第二章论述曹保平电影中荒诞的生存世界:主要从社会伦理、权力以及生存境遇三方面,分析曹保平电影对于世界荒诞的独特呈现。结合曹保平的电影作品,从传统伦理道德和社会价值观对人的禁锢与支配,异化的权力对人的奴役与规训,以及人无法选择、左右的生存境遇等多方面,深入分析曹保平电影对于世界荒诞的个性表达。第三章论述曹保平电影中对于荒诞个人命运的揭示:主要通过分析曹保平电影中小人物的无望生存、失控的人生命运,以及不得不面对的他者威胁等方面,深入探究影片对于人物荒诞命运的呈现。分别从未成年的暴力成长和成人世界的压抑生存、偶然性对命运的主宰和人类反抗的无效与卑微,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血腥杀戮与偶然抉择下的致命威胁等方面,深入探析曹保平电影对于荒诞个人命运的独特展现。第四章论述荒诞的艺术表现形式:叙事策略方面,曹保平电影以偶然、反转的情节设置以及非理性的叙事,突显了世界的混乱与人的迷失。在影像的表达上,曹保平电影借助光影、构图、色彩及物的隐喻,展现了人生的无望与命运的荒诞。在声音的渲染上,曹保平电影则以粗俗、反讽的语言设计,“极简噪音”式配乐,以及声画对位的形式,营造出了一种世界非理性、人生痛苦的极致荒诞感。
其他文献
本文将中国电影票房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第一阶段中国电影票房从“野蛮”到规范,其中汇总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时期中国电影票房发展过程中的多部现象级电影,一直到《红高粱》之后,电影制片方和院线逐渐采用了院线分账模式,逐步走向规范化,中国电影票房开始被第五代导演及同期导演所把控,《英雄》的出现即新世纪伊始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入商业化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中国电影票房发展快步走向商业化,在这一阶段中国电影票房
年龄偏差(own-age bias,OAB)是指人们在识别面孔时对本年龄面孔的识别绩效显著好于对他年龄面孔识别绩效的现象。基于经验的整体加工理论是该现象的一种主流解释。以往的研究
合理引导城市更新发展方向,避免因城市更新而导致的产业空心化是深圳市宝安区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在解读深圳市宝安区铁仔山西南片的实际问题基础上,
近年来,纺织工业与化学、电子、信息及通信等高科技结合,使得未来的衣着不仅是穿着舒适、美观,更可以穿出健康,提升工作效率。对终端使用者而言,衣服穿着时的舒适性是消费者
随着现代计算技术、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在它们的影响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改变。BIM技术从诞生开始,就获得了建筑行业的青睐,并且不断地进行技术
通过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TOPSIS法测算城市竞争力,并对城市竞争力得分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城市竞争力演变模拟函数和两种演变策略,然后采用多Agent仿真方法,给出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整体服务能力,从注重企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变、从注重基础服务向增值服务转变、从注重创业孵化向创新创业转变,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
针对记忆合金接头航空导管随机振动问题,建立了随机振动响应分析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了随机振动均方根响应表达式.对航空导管进行有限元建模,在此基础上就记忆合金接头航空导管
作为沥青材料的基本化学组成成分,四组分对沥青流变性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们对于沥青材料流变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比分析不同种类的基质/改性沥青,老化前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医生知觉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生压力管理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信息调查表和知觉压力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等为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