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专项课课程创新途径研究——以西安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例

来源 :西安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sh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其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功效被人们津津乐道,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从事武术教学、训练与研究,推动着武术的不断发展。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作为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根据地,其教育应统筹兼顾其他武术教育(中小学武术教育、普通高校武术教育),以培养出适合各级武术教育所需的武术专业人才。  武术套路专项课程是高校武术套路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之一,其课程状况是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作为教育的核心,课程创新是整个教育创新体系的核心,是高等教育创新的基础,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本文以西安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阶段的武术套路专项课程的课程创新途经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套路专项课程的创新依据进行整理和总结,同时根据武术套路专项课现状的分析找出创新点,从而找出符合武术套路专项课程创新的创新途径。  最后,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武术(套路)专项课课程创新的五个理论依据分别为课程改革、专业培养目标、武术套路本质、满足社会需求以及保证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2、目前西安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套路)专项课课程的课程目标以本专业培养武术专业人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总目标,但目标完成情况并不理想;课程的学时与学分比例在所有课程中占有最大比例,但课程设置存在不少问题;课程内容多为竞技套路,单一、偏难且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课程的实施枯燥,教学方法一成不变;课程评价方式不能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  3、根据课程创新理论依据针对目前课程现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武术(套路)专项课程创新途径。
其他文献
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制度安排,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也是现代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乡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子系统
期刊
家长期望是父母对子女现时行为表现及未来生活、成就所寄予的期望,是父母心目中幼儿成长模式与发展轨迹的目标,对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发展都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家长期望会受到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