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十年中学历史教学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uin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我国不仅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的重任,也担负着重建教育的使命。当帝国主义试图把新生的中国扼杀在摇篮中时,我们得到了苏联的帮助,此时教育也深深地打上了苏联的烙印。1958年到1960年的“教育大革命”,使得历史学科也受到强烈的冲击。正是随着我国社会性质和教育性质的转变,中学历史教学也改变了它的性质、目的和方法。新中国半个世纪的教育对于一门学科来说并不漫长,而十年的历史尤其显得短暂。然而,正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历史教学,奠定了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基础,使其初步走上了正轨。回顾和总结那段历史,对于目前改革开放中如何正确吸收外国文化中有益部分,如何正确对待政治与教育关系,及推进当前历史课程的研究和教学有很大的意义。而国内外尽管对中国教育多有研究,但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十年历史教学却涉足较少,因此留下许多空间有待探讨研究。本文试从课程设置、教材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当时的中学历史教学,追寻其踪迹,探究其规律,从而为当今的历史教学提供有用的借鉴。 本论文从上述时代背景入手,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十年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过程,阐明了各个时期的历史教学的特点,并论述了如何正确吸收外国先进经验和正确处理教育与政治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等问题。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学历史教学(1949~1952年)。这时期对课程设置和历史教材的改变,特别是对历史教师的思想改造,使历史教学指导思想有了根本的改变,并开始了向苏联教育经验的学习。 二、学习苏联热潮影响下的中学历史教学(1952~1957年)。这期间编写了新的历史教材并颁布了教学大纲,历史教学出现了长足的发展,50年代甚至可以称的上为历史教育的“黄金时期”。同时由于中苏关系的友好合作,中苏双方在经济、文化领域进行了亲密的互助合作和互相支持,因此历史教学方法上模仿和采用了苏联的重视直观教学、注重课堂提问和口试等,课程设置、历史教材等方面也较多地学习苏联而出现先外后中、重外国史而轻本国史的特点。这段历史我们以苏为师,用苏联的教育模式改造了我国的旧教育。功过得失,至今没有定论。笔者认为客观地讲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历史教学,在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
其他文献
针对某搭载整车冬季适应性试验的发动机曲轴前油封渗油问题,进行产品设计、产品质量、生产装配等多方面的分析,最终确认曲轴前油封渗油的原因与装配工装及油封安装孔粗糙度有
文章基于居民消费模式、消费倾向、收入、家庭规模等方面对城镇居民生活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的贡献率、敏感系数与碳减排潜力进行评估。首先对IPAT等式进行修正;其次运用对数平
目的观察介入栓塞治疗在高龄难治性前列腺癌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前列腺癌合并持续性出血患者共80例,其中采用超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治疗患者58例,采用止血药物进行保守治疗
文章对评委打分、群决策的特点研究分析,发现在带有主观性且评分缺损系统中,由于不同评委打分习惯的差异,使得直接取均值法及T分数法的排名结果存在较大误差。为提高排名的准
在形而下层面,宪政可以被解读为合作的政治,合作的意愿、规则和能力成就了宪政这一人类社会的政治形态。我们关注宪政,并非因为其价值的终极正确,而是因为它是维系生存安全的
教学反思是政治教师专业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是政治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技能、经验、理念和背景的自我审视、反省和超越。在此过程中,教师将不再局限于例行的、冲动的
主要分析C-DRX周期对Volte语音质量的影响,并对典型的C-DRX配置进行了测试对比,以寻求一种较优的C-DRX参数配置方案,为Volte参数配置提供建议。
文章首先从微博用户特征、微博文本内容特征和微博信息传播特征三个维度出发构建评价微博热度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从实证角度对指标体系进行合理性和有效性验证,
<正> 在《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十七中,收有一篇《奏弹王安石表》,全文如下: 熙宁三年,御史中丞光等累次全台上疏:参知政事王安石不合妄生奸诈,荧惑圣聪,及公亮等各务依违,未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新常态下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推进、提质增效阶段,亟待研究新型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及其时空演化问题。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和相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