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生理分化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sogood1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寄主-病原互作角度研究了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遗传、变异与致病性分化,采用同工酶电泳技术、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基因组随机多态性扩增技术(RAPD)及人工诱变,明确了病菌存在致病性分化和生理分化,并从遗传物质DNA水平证实病菌致病性分化并非是表型差异,而是一种基因的分化,具有较稳定的遗传基础。 本研究首次在经过筛选大量玉米品种和自交系后,确定自交系沈135、78599-1、Mo17、477、C8605、E28、7922和黄早四为较理想的鉴别寄主,建立起我国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的鉴别寄主体系,作为鉴别寄主的8个自交系主要来自我国目前使用的四大骨干自交系系统,代表了我国正在推广和将要推广的玉米品种资源主要血源和遗传特性,对今后鉴定和监测病菌致病类型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采用8个鉴别寄主可将我国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大致划分为6个致病性分化类型。致病类型A是强致病类型,分布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的辽宁、北京、河北等省市,这些地区也是我国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重灾区,病害的爆发和流行与病菌的强致病性关系密切;致病类型B、C属于中等致病类型,致病类型D属于弱致病类型,它们分布在我国各玉米产区,致病性分化尚不十分明显。致病类型E只在辽宁省丹东地区发现,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致病类型,致病性弱,但和致病类型D的致病性有明显区别。致病类型F是由白化菌株组成的一类特殊类型,白化菌株是普通黑色菌株的突变体,致病性非常弱,不能侵染健全的玉米植株。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生理分化研究表明:鉴别寄主鉴定结果和DNA遗传多态性辅助鉴定结果关系密切,特别是在强致病性菌株分组三种方法鉴定结果上基本一致。本研究首次在国内外建立起以鉴别寄主鉴定为主,
其他文献
连日来,故宫又因“上新”刷屏,这次使广大“剁手党”出动的是口红等系列彩妆产品,设计灵感来自于宫妃服饰。这场“历史与颜色的告白仪式”,激发了公众异常火爆的消费热情。以
目的: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肺炎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42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21例,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治
一、施肥量据研究,香蕉每株1年需要吸收氮150.5克、磷40.7克、钾561克。但植株只能吸收肥料的一部分,其中氮占施肥量的25%~50%,钾占施肥量的50%,磷仅占施肥量的20%~30%。也就
基于旅游凝视视角,借助质性分析软件MAXQDA12和扎根理论研究法,对实地考察所收集的当地人对惠安女形象的认知文本进行整理及编码,研究发现:当地人对惠安女形象的认知主要集中
高发射率涂层的节能特性,在工业炉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随着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也急需此类材料的研发。本文在概述高发射率材料种类的同时,从机理上深入的介绍了提高涂
目的:探讨慢性疾病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慢性疾病患者15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并比较两组再入院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
本论文第一部分主要对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ice ragged stunt virus,RRsv)的结构蛋白(Pg)和非结构蛋白(Pns6,Pnslo)的功能进行了研究。 水稻齿叶矮缩病毒是分布于东南亚和我
认定“英雄”为名词既契合立法目的也符合通常观念。“英雄”须具备基本相当、较为知名和广受赞誉三个条件,但不限于死者;认为相关利益仅限于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契合条文
为了了解大兴安岭不同冻土带湿地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在每个冻土带分别选取沼泽和草甸样地,进行调查分析。水平分布调查表明,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量分布一致。垂直分布
目的:对急诊昏迷的诊断和急救进行分析,以探讨有效降低病死率,及早期急诊抢救和诊断的方法.方法:以2011年1月~2012年2月急救182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为基础,对急诊内科早期诊断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