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李杜之争”及其对传播研究的意义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n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播研究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传播学则形成于20世纪40、50年代,在传播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被忽视的重要人物:杜威和李普曼。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术史叙述的有意为之,事实上,传播史的叙述中还有着诸多此类情形,这就使得传播学史中存在着许多被主流传播史线性叙述所忽视的断裂地带。本研究正是以这些断裂地带为研究起点,试图通过传播思想史研究重新将李普曼与杜威对传播学的重要意义挖掘出来。为了便于研究的展开本文选取在传播史中被多次提及的李普曼与杜威关于公众的争论作为切入点,通过重读"李杜之争"来对杜威与李普曼的传播思想进行重新梳理,进而重新发现他们对传播学的重要贡献和意义。在对二人传播思想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李杜之争"事实上是被美国文化研究代表人物詹姆斯·凯瑞所构建,文章进而对凯瑞建构这一争论的原因做了思想史分析。通过对李普曼与杜威新闻与民主思想的对比研究梳理出了两位传播大师对传播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而得出他们不仅为传播学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理论资源,同时共同开启了大众传播研究的大门,使美国传播研究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学术研究路径。在文章的最后讨论了以传播学术史的视角对"李杜之争"进行研究对中国传播学发展的重要借鉴意义,希望中国传播研究在对传播思想的重新回溯中能够对传播学面临的危机和问题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从而促进传播学在当今社交化媒体时代实现新的突破。
其他文献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增加农民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农民子女在重点大学的入学机会不均等状况更甚。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公平的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和高校农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新阶段,新的时代背景对政协委员履职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增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现代化是进
<正>新生儿行为估价评分做为对一般儿科神经系统检查方法和传统脑干反射检查方法不足的弥补,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同时被家长所接受.本文采用改良新生儿行为估价评分法
为了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语类院校学科发展和国际化办学的需要,近年来国内许多外语类院校在原有语言优势学科基础上开设了以双语教学为发展方向的涉外社会科学学科,
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美国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措施对我国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校园文化体现了学校建设的核心,是其在长期实践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黄石矿冶文化源远流长,凝聚了无数先辈的优秀品质,是黄石的特色传统文化。将矿冶文化蕴含的精神和品质融
目的验证ssDNA适配体阻断RhD抗原-抗体的结合,进而阻断FcγR介导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能力。方法0.2%红细胞悬液分为三组:实验组(加入经ssDNA处理过的RhD IgG单克隆抗体)、空白
大学生手机化存在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高度依赖手机并频繁使用手机,以致离开手机就无法生活的一种"人机一体"状态。这种状态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行为、观念
文化导入指不同文化之间虽有差异,却可以彼此互相影响、互相沟通、互相传授。文化导入是一种功能化、目的化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可以在日常的"交际文化"教学层面显现其功能,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目前,非民族院校开展民族学生教育,逐渐成为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或途径之一。文章以经济发达地区非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