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扫频电磁场抑垢实验研究

来源 :东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ilovey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垢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传热过程中,换热设备污垢问题给工业企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各类除垢手段应运而生。电磁抑垢技术以其使用方法简便、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其中,低频脉冲磁场具有良好的灭菌效果,扫频则对多种垢型均有广泛的适用性。本文在分析电磁抑垢机理的基础上,将低频和扫频技术相结合,开展电磁抑垢装置设计和实验研究,对于推动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典型的低频抑垢技术(0.3-12KHz)为研究对象,基于氢键断裂理论,分析了共振对于水分子团氢键断裂的作用机理,利用方波谐波多、易共振的特点,以方波为基础波形信号;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计算磁感应强度和匝数的关系,设计了缠绕式处理腔;依据低频磁场最佳灭菌频率范围,基于处理腔模型确定了分界频率(1.3KHz)和扫频范围。整合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电路、变压器、处理腔等,设计了低频扫频电磁除垢装置。设计了污垢监测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运行性能,以此为平台开展了低频扫频电磁除垢装置对碳酸钙污垢和微生物污垢影响的实验研究,以污垢热阻及阻垢率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碳酸钙污垢,在实验周期内(200h)经电磁处理的实验管段,污垢热阻曲线保持平稳,污垢热阻值未见明显增长,该现象亦为实测图像所证实。阻垢率指标表明,频率为0.3-2.5KHz时,阻垢率为86.7%,阻垢效果最佳,且当频率增加时,阻垢效果减弱。对于微生物污垢,致垢细菌为铁细菌时,低频扫频电磁场阻垢效果明显,频率为0.3-2.5KHz时,阻垢率达到了66.5%,随着频率的增加,阻垢率明显下降,8-12KHz时的阻垢率仅为22.1%。为进一步验证低频扫频电磁场的杀菌效果,设计了静态平板计数及水质参数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经电磁处理细菌数比未经电磁处理的少38%,经电磁处理水质pH值及化学需氧量均高于未经电磁处理水质。通过动态、静态实验,证明了低频扫频电磁除垢装置具有良好的抑垢效果。
其他文献
该文研究发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反应堆在嬗变次锕系元素、燃烧武器级钚以及处理高温气冷堆乏燃料等方面的应用.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了不同方案的概念设计.利用下列程序对所选方
太阳辐射计是研究气溶胶光学特性的重要地基遥感设备之一,其定标精度是气溶胶信息定量化的基础和前提,而视场角(Field Of View,FOV)是太阳辐射计的关键参数,在传递定标和室内积分球定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地基气溶胶观测网SONET(Sun/sky-radiometer Oberservation NETwork),对其定标及仪器的关键参数FOV展开研究。本文主要阐述SONET观测网仪
该文进行了关于聚-裂变混合堆在嬗变处理高放核废物(HLW,HighLevelWastes)方面的中子学特性研究,并在该研究基础上对3种使用不同冷却剂的球形托卡马克(ST,SphericalTokamak)
学位
期刊
在该课题中,论文作者运用最新的面向对象应用程序开发工具Delphi5,首先建立起一整套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现场设备的远程监控.其次建立了本地数据库
由于光学显微镜可以无损的对生物样品进行实时观测成像,是生物学家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光学显微镜的发展也伴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而由于光学衍射极限使得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被限
该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温度测量在HT-7U装置技术诊断的重要性,及浊度测量系统的设计及其实现,该系统的特点是实现了放大器的本地和远程控制,经系统测试,各项指标
学位
该论文中主要进行了采用液体闪烁计数器的外推测量方法再加以零机率校正测量水中氚的实验,并对谱计算法测量H活度的相关国外报道的理论方法进行了介绍.非放射性测量方法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