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批判性:马克思道德观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yhgniewvlfdjtoop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道德观是在对规范性道德观与描述性道德观进行辩证地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辩证批判性的道德观。“辩证”是马克思道德观的思维方式,“批判”是马克思道德观的内容,辩证批判性是马克思道德观区分于规范性道德观和描述性道德观的特质,也是人的“类本质”特征。人是否定性的存在,因而人是在自我批判中不断地实现其“类本质”——马克思的道德观是与人的解放相一致的。马克思始终立足于实践的角度客观地看待道德的内涵,他认为道德在实际意义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其来源于社会,由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社会存在而决定,又反作用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为人类的行为提供规范与引导。由于马克思没有明确地提出道德观的逻辑架构,所以国内外学者对于马克思是否是道德主义者颇有争议。其实,马克思并不是否定道德本身,他否定的是支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维护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旧道德,其道德观的核心议题就是批判资本主义道德与提出辩证批判性道德。通过辩证地批判的方式,马克思的道德思想得以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与更加强大的创造性。本文在理清马克思道德观的理论渊源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与论证了马克思辩证批判性道德观的基本内涵、实现方式及其当代价值。第一,追溯马克思辩证批判性道德观的理论渊源。马克思道德观在对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道德观的辩证批判中,总结出真正的道德应该是立足于实践的。道德之所以存在,就是要在分工形成后,建立对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加以规范的准则。在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道德观的基础上,马克思立足于唯物史观角度,认为道德应随人类社会发展变化所提出的要求而不断演进。第二,阐释马克思辩证批判性道德观的基本内涵。马克思对规范性道德观和描述性道德观进行辩证地批判,形成了以社会自我否定与人的自我否定为思维方式的马克思辩证批判性道德观。马克思辩证批判性道德观是具有历史进步性的,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其理论具有深厚的革命性与超越性,它既完成了辩证地批判规范性道德观和描述性道德观,形成了自己的辩证批判性道德观,又实现了道德从形式层面到实践领域的转变。第三,论述马克思辩证批判性道德观的实现方式。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实现马克思道德观的必要途径,通过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扬弃异化劳动,使人们从“异化的人”变为“自由的人”,继而形成自由人联合体,使人类解放成为现实的历史必然。认识只有建立在否定的基础上才会真正达到真理,马克思的思想在具有真理性的同时也是具有否定性的,马克思道德观的实践性本身也是具有“自我否定”意义的,这一点体现在其指导着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达成更高成就。第四,探究马克思辩证批判性道德观的当代价值。马克思道德观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重视劳动实践对人的作用,具体阐述了人的现实性与人的本质。深入研究马克思道德观,对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引领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道德观作为马克思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是研究道德观念的重要理论依据,是观察当今世界的认识工具,是处理当代道德问题的实践指导,是指引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石,是引领人类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
其他文献
意识形态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性质,决定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而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是建立和实现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内在要求。聚焦提升引领力,为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确立了更为明确的目标、更加具体的着力点。为此,我们务必要紧紧围绕这一重大战略任务,通过强化党政主导、推进主体联动、关注生活叙事、主张亮剑发声,构建
学位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协调好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家兴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党始终予以民族问题高度重视,与时俱进地对民族工作进行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剖析民族关系与问题的基础上,着眼现实发展需要,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为完善我国民族理论、推进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步入新时代,伴随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同
学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规模的生产和运输逐渐普及,大量的商品已遍布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当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人们提供空前便利的同时,它还把我们引入了一个“风险社会”;安全生产事故、环境污染致害、食品药品质量问题不断涌现,造成大量的消费者权益遭到侵犯。在面对大规模的受害人索赔时,侵权公司常常会面临着破产的结局,而在我国,大规模的侵权债权被视为一种普通债权,因此,对于大量的受害人来说,要想从破产清偿中获得充分的
学位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了新形势下群团工作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了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工会作为党的重要群团组织,连接着党和职工群众,肩负着团结组织职工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承担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
学位
劳动正义是劳动过程中人的“类本质”的实现,因而它就是劳动解放。然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失去独立性或自由。这种非正义劳动源于资本雇用劳动:资本购买劳动力进行生产产生剩余价值。结果,资本主义社会日益产生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阶级分化使社会分裂和人与其“类本质”异化。马克思劳动正义就是批判资本主义的劳动不正义,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本质的复归。具体说来,资本逻辑源于
学位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内容和理论基石;为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提供了重要依据。其现实意义是助力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是党和国
学位
当前,多项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表明了我国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推动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心,政策中都一致强调了要多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到研究生教育的标准制定、质量监督等内容中来。博士生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最高层次,社会力量在推动博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的效用同样不可忽视。同时,博士生教育的规模扩张引起了学界、社会及政府对博士生教育问题的多方关切,使得利益相关者增加,再加上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时出现的制度不完
学位
需要是人们进行一切行为活动的基本前提。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作为人的需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着基本动力。人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是以三种形态存在的,分别是个体、群体和类,其中个体是构成群体和类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元素。因此相较于其他需要主体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体需要有其独特的内涵,是个体为了保证自身生存、发展、延续而同思想政治教育所结成的一种相互依赖关系,具有生活性
学位
新时代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是习近平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微观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明确提出大力弘扬家庭美德,积极培育优良家风。素有“东方礼仪民族”之誉的朝鲜族,以崇德明礼和敬老慈稚而闻名,其悠久的民俗文化中蕴涵着丰厚的价值意蕴,是滋养家庭美德教育的温润养料。朝鲜族家庭美德承载着塑造朝鲜族儿女的家庭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学位
英语语法是英语语言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英语语法能力的培养也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它对外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2020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语法知识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英语语法形式、意义和使用三个维度语法能力方面的教学。这与Larsen-Freema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