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响应型钒酸盐系列光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coco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可见光利用率和开发高效、高稳定性光催化材料已经成为光催化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光催化剂固有的禁带宽度与太阳光谱中可见光区相匹配是能够在太阳光条件下响应的前提,寻找合适的方法来提高光催化材料中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是获得高效光催化剂的基础。为寻求高能效、高活性光催化材料,本文围绕可见光响应型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开发为重点,利用多种不同的金属元素对基体光催化剂进行修饰改性,以期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光催化活性的目的,并通过各种表征手段对其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结合光催化活性的改变,分析其构效之间的关系。深入、细致研究金属元素引入对本体结构带来的影响。   本文通过浸渍法合成了CuO/BiVO4复合氧化物光催化材料。采用XRD、SEM-EDS、TEM、XPS、DRS、BET、TG-DSC、IR、ICP等方法对光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XRD分析表明,Cu的掺杂并未改变BiVO4的晶体结构。而在煅烧过程中,Cu的改性有效的阻止了其本体BiVO4单斜白钨矿结构向方型白钨矿结构转变。XPS、SEM-EDS、IR和TG-DSC分析结果显示,Cu(NO3)2前驱体最终以CuO形式存在于BiVO4的表面。DRS分析发现Cu的引入能够使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区域的光吸收性能增强,减小光催化剂的禁带宽度。相比较于单体BiVO4材料,CuO/BiVO4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暗反应吸附容量。在可见光和紫外光作用条件下分别考察了CuO/BiVO4光催化材料光催化降解亚甲基(MB)的活性。结合固体光催化剂固体本身的结构特性和其光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构效关系研究。光催化降解MB实验证明无论是在可见光照射下,还是在紫外光照射下,300℃温度热处理条件下5 at%Cu掺杂的Cu-BiVO4光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亚甲基蓝降解率分别为98%(2 h紫外光照射)和82%(4 h可见光照射)。在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CuO/BiVO4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过程均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在最佳掺杂量为5 at%时,其表观动力学常数κ分别为单体BiVO4作用下κ值的5.08倍和2.04倍。并对CuO引入后形成的物理异质结结构的光催化原理进行了研究。   本文还横向比较了Fe、Co等不同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对光催化剂的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RD、XPS、DRS、SEM-EDS、PL等多种表征手段分析了不同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对本体BiVO4晶型结构、表面特性、光学性质、内生电子和空穴分离等微观性质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各种掺杂型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通过活性比较发现,BiVO4
其他文献
英语教育在我国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下,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英语泛读教学法,以强化英语学科的教育成效,其中英语诗歌的融入,为英语泛读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由
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创业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有效保证.目前国家有关于创新创业的政策要求下,高职院校如何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下,结合自身教学教育优势来创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下,国家教育部门对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并基于当前的教学现状,提出了“革新教学理念,发展地理学科素养”的教学建议.对此,初中地理教师
随着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毒有害物质被排放到环境中,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基于微生物细胞的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有毒污染物的有效检测,但传统的生物传感器常以荧光或酶活等作为输出信号,需要借助复杂的仪器进行信号转换,才能实现定量检测。我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可以利用电活性微生物的电子传递能力,构建直接以电流作为输出信号的全细胞生物电化学传感器。本文在此基础上,以典型的电
学位
供水管网作为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自来水从水厂泵站到用户的全部输水任务,是城市居民正常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保障之一。然而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都会对供水管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依然没有形成共识,单一的模式,更制约了高校教育的改革,尤其是制约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形成.
高职生在就业前期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规划,高校在创业和就业环境方面给高职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但对于高职生就业创业的初级阶段,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在思政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很多
义务教育是一项基本公共服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的不断推进,义务教育日益向均衡发展的方向迈进,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家长的职业、收入与受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而推动我国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该文以我国跨学科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为基础,通过总结国内外跨学科、跨院系人才培养模式与组织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