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国运——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rll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播与国家命运之间具有耐人寻味的密切关系,其背后蕴含着诸多内在规律,故而能引发历史的思考。本论文就是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现实战略。论文通过严谨的论证,拓展了传播概念,突破了传播学经典侧重于“信息传递”的定义方式,将“仪式共享”、“符号交换”的观念以及“自然传播”数量增长的形态特征都纳入到新的传播概念中,建立起理论论证的概念基石,进而能使研究者视角关注传播影响力所具有的一种长期性、累积性的效果。论文在将“传播与国运”论证为一个复杂系统的前提下,构建了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穹顶”模型,以日升日落中的北京金碧辉煌的紫禁城殿宇的琉璃穹顶和伦敦水晶宫无尚荣光的玻璃穹顶隐喻国家兴衰图景,以支柱隐喻国运所系的重要因子,从而为认识国运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图解。传播基础结构、传播渠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一种内嵌式的结构托举起擎天支柱,将力量传达到国运穹顶兴衰显现的外部,这一理解模式形象地表达出传播与国民性格、国家认同、国家管控、国家动员、国家战略、国家危机等因素以及国家命运之间的内在关系。从整体看,论文有重点地分析了不同国家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背后的传播问题。尽管这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了不同的模式曲线和各自的典型问题,但从中都能发现传播在各自国运兴衰中所起到的作用。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有助于某一国运趋势的加速,形成正反馈;第二种能缓解某些变化过程,形成负反馈后,使系统趋于稳定;第三种在面临危机乃至遭受重创时,能迅速调动系统内部力量,使系统获得新生;这三种状况基本概括出复杂系统中传播的动力机制。尽管很多情况下传播对系统演化最终命运不具有根本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传播渗透在方方面面,对整个国家命运的演进变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家兴衰的历史思考,将照亮中国未来的崛起之路。数据显示,中国已位于国家发展曲线的胜利之型“V”的右侧上端,并呈继续上行趋势。尽管中国国家命运的穹顶之上,彩云祥瑞,金光升腾,中国仍然需要严肃反思历史,居安思危,奋发图强。
其他文献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科技的发展与成本的降低也使电脑与网络快速渗透到各大高校。高校学子作为信息时代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群,已
期刊
随着Web2.0时代网络技术的愈加成熟化,社群化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新模式。SNS社交网站、各种名号的博客圈、百度贴吧等等网络社区使得具有特殊个人喜好或者协作关系的用户可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正日益进入电子化,网络化的时代。而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正式融入互联网以来,网络化趋势也紧跟世界潮流。在面对以网络媒体为主的竞争中,我国的平
随着抗日题材剧的热播,出现了《边城汉子》、《抗日奇侠》、《一起打鬼子》等一系列“抗日神剧”。在消费主义等因素的影响下,“抗日神剧”的传播存在一些伦理问题。本文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如今的“网络迷”与“网络反迷”已经成为互联网空间中势力强大,分类细致的群体。“网络迷”与“网络反迷”在互联网空间中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形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