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产业集聚机制研究

被引量 : 33次 | 上传用户:glamour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港产业集聚是指临港产业的空间集中,并最终呈现出产业集群的诸多特征。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临港产业的集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区域竞争力的积极影响日益显著。 临港产业集群具有高度开放的特征,其集聚机制与一般集群不同,是全球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并集聚的结果。对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国家来说,临港产业集聚的过程往往又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因此,研究临港产业的集聚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文首先分析了临港产业集群的特征及其对区域竞争力的积极影响,在评述现有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产业集聚的外部环境条件和集群内部条件。 从外部环境条件出发,论文重点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临港地区在产业集聚中的优势—“临港优势”。指出在临港优势推动下,通过专业化市场和产业转移机制,临港产业由内陆地区向临港地区集中,即一次集聚。论文通过一个二阶段博弈论模型分析指出,由于地区间临港优势的差异,以及主导厂商投资所产生的学习效应和关联效应,临港产业进一步向特定港口集中,即一、二次集聚。 从集群内部条件出发,论文重点分析了临港产业集聚中的外部性与根植性。外部性是临港产业集群的经济属性,论文通过分析临港地区企业和家庭的行为,指出了外部经济性和不经济性的原因,以此解释临港产业集聚的内在动力和临港产业集群的规模。根植性是临港产业集群的社会属性,论文重点分析了源于创新网络和社会网络的临港产业集群的根植性。论文尤其指出,临港地区的开放特征,有利于制度的创新,促进创新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形成。 论文最后研究了促进临港产业集聚的公共政策,并针对我国当前临港产业发展的特点,提出促进临港产业集聚的具体措施。
其他文献
1998 年,中国经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明显加深,长期以来盲目建设带来的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在国际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和国内市场约束双重因素作用下,中
从达西渗流产量公式出发,通过以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函数关系为纽带,导出油气储层产能与储层有效孔隙度、渗透率以及电阻率之间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测井学的基本
本文以陈忠实短篇小说《猪的喜剧》英译为例,主要论述在小说汉译英中,为了更好的传递原文的“画面”感,所使用的比较有效的三种途径,即,细用动词,偷换主语,和巧添修辞,以期抛
电能质量分析中要求FFT算法具有更高的效率,而传统FFT算法在进行蝶形运算之前需要倒序排列,会产生较大的时间开销,本文提出了一种不需倒序的FFT算法,避免了地址倒序所带来的时间
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中国服饰经过几千年的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满族先祖长期生活在无霜期短的东
针对当前克隆跟踪大多基于软件的发布版本,丢失了软件开发过程中克隆代码较多的变化信息,并且克隆演化模式定义不明确、不区分视角。提出一种基于修改日志克隆代码跟踪方法,
近年来,刑事羁押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有关机关针对此问题多次发布了关于防止、纠正、清理超期羁押的文件,提出一系列的解决对策,并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
我国的重要国情之一是在全国56个民族中,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10823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4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地大物博,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4%,资源十分丰富。从长远看,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问题,已经离开了多数研究者的视野。但是,笔者认为该问题不单纯是财政稳定性问题,而是一个与我国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可持续
中国当代的期货市场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几个春秋,经历了许多风雨,从成立之初短短几年的“期货热”到随后一段时间的治理整顿,如今已经走向了稳步发展的阶段。随着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