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人群,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城市户外儿童游憩空间不仅是儿童参与性较高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特殊课堂,承载着儿童发展认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社会交往等重要功能。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儿童对户外游憩活动的需求逐渐提高,城市户外儿童游憩空间的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目前诸多户外儿童游憩空间的设计开始在儿童的使用和心理角度方面考虑空间与儿童的互动,探索建设互动体验性强的游憩空间,但仍有很多是采用传统、单一的设计形式,呈现出千篇一律的效果,导致许多户外儿童游憩空间缺乏活力和吸引力。因此,如何优化户外儿童游憩空间,从而使儿童与空间产生良好的互动是本文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城市户外儿童游憩空间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城市户外儿童游憩空间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的基础上,对儿童群体特征和儿童户外游憩活动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儿童户外游憩活动的因素,总结出户外儿童游憩空间的类型、构成要素以及特征。然后引入交互性设计的方法,找寻其与城市户外儿童游憩空间相结合的必要性,并对城市户外儿童游憩空间交互性设计的相关研究进行深入分析,使其更具针对性。论文以儿童的真实需求为切入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儿童基本情况、户外活动情况、主观认识三方面探讨儿童喜欢的趣味性高、互动、参与体验性强的游憩场所、游憩内容、儿童对户外游憩空间交互性设计的评价及其对交互式户外儿童游憩空间的态度、期望等。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交互性设计理念下城市户外儿童游憩空间现状中的可取之处以及在空间整体环境、特色化设计、人性化的细节处理、景观要素设计四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现有户外儿童游憩空间存在的问题,探讨城市户外儿童游憩空间交互性设计的原则、表现形式和策略,形成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归纳总结出城市户外儿童游憩空间交互性设计遵循的安全性、易用性、双向互动性、主动参与性、体验性、趣味性、教育性原则以及基于感官、行为和情感的交互性设计表现形式。(2)从营造空间整体环境、重视空间的特色化设计、加强空间人性化的细节处理、注重空间的景观要素设计四方面提出城市户外儿童游憩空间交互性设计的具体策略。空间整体环境的营造主要是通过空间结构、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边界的控制、空间尺度的把握以及空间的多义性等来提升空间的活力和吸引力,增强儿童与空间的互动;在空间的特色化设计上,重视空间的互动体验性、趣味性以及个性和地方特色的凸显,力图打造出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户外儿童游憩空间,加强儿童与空间的关系;在空间人性化的细节处理上,强调户外儿童游憩空间的可达性、提高空间环境的舒适性、加强空间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并优化自然环境,以适应儿童的各种游憩活动,使户外儿童游憩空间能真正为儿童所用;在空间的景观要素设计上,注重对地形、植物、水体、建筑及小品设施、铺装等要素的设计,提高儿童在空间的参与度,增强儿童与空间的互动。